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下周中研股份等4只新股来袭 你打吗?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 2023-09-08 15:38:33

下周(9月11日-9月15日),A股将有4只新股申购,具体申购名单如下:

2023-09-11(周一)飞南资源(创业板)


(资料图片)

飞南资源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类危险废物处置业务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4001万股。公司发行市盈率45.16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29.56倍。公司募投金额总计30.35亿元,超额募集资金-20.76亿元。(注:超额募集资金=实际募集资金-投资金额总计)

财务方面,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28亿元/78.99亿元/87.67亿元,YOY依次为12.80%/63.62%/10.98%,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7.00%;实现归母净利润5.94亿元/7.19亿元/2.12亿元,YOY依次为10.32%/21.09%/-70.48%。

最新报告期,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4亿元,同比-11.32%,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29.27%。公司预计2023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000至17,000万元,同比变动-36.39%至-16.81%。

分析认为,1、公司深耕广东市场,危废处理资质规模居省内前二。广东省是全国危废产生量较大的省份之一,根据《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9年广东危废产生量居全国第四。

公司深耕广东市场多年,形成了较强的规模优势及收废网络优势;目前广东省内危废许可资质规模分布较为分散,截至2022年末广东省内153家危废企业中,资质规模在10万吨以下的有112家,而广东飞南处置资质达45万吨/年,为省内仅有的两家核准规模超过40万吨企业之一,多年来公司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的金属电镀、电器电子加工等各类产废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收废网络,报告期内累计服务产废单位超过1,000家。

2、通过江西巴顿、广西飞南等多个生产基地的建设及广东名南等项目的规划布局,公司实现横向资质规模扩张及纵向产业化能力延伸并行。现阶段公司已实现了铜金属深度资源化,可实现HW17、HW22等危废物的处理并产出电解铜。

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的江西巴顿在现有铜金属处置利用的基础上,可实现对广东飞南、江西飞南产出的烟尘灰、铜锡泥、阳极泥等HW48危废的深加工、新增处置利用金、银、钯、锡、锌的能力,进一步延长公司资源化产品产业链。

目前通过成熟运营的广东飞南、江西兴南形成了61.5万吨/年的危废处理能力,在建项目江西巴顿环评规模为19.56万吨/年、广西飞南环评规模为30万吨/年、规划中的广东名南规模为15万吨/年,预计未来三年随着上述基地的逐步建成,公司处置规模将提升至126.06万吨/年。

2023-09-11(周一)中研股份(科创板)

中研股份主要从事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3042万股。公司发行市盈率67.37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15.62倍。公司募投金额总计4.90亿元,超额募集资金4.13亿元。

财务方面,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2.03亿元/2.48亿元,YOY依次为41.38%/28.34%/22.22%,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30.41%;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0.50亿元/0.56亿元,YOY依次为80.41%/103.24%/11.54%,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59.92%。

最新报告期,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同比上升28.07%;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0.65%。根据初步预测,2023年1-9月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比变动8.31%-30.98%。

分析认为,1、公司现已具备较强的规模优势;销量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根据《特种工程塑料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2020年PEEK进口依存度高达75%。公司具备全流程全国产化自主生产能力,是继英国威格斯后全球第2家能使用5000L反应釜进行聚合生产的企业,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对威格斯等国际PEEK龙头的替代。

公司是继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和德国赢创之后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为国内PEEK产能、产量第一的中国企业;2021年公司PEEK年销量约为622.74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四(8.07%),并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国内市场销量市占率第一的公司(30.57%)。

2、PEEK材料应用延展性强,公司不断进行新领域布局。PEEK材料具有机械特性好、高耐热性、耐腐蚀等特性,是公认的全球性能最好的热塑性材料之一,可广泛被应用于汽车、电子信息、工业机械及能源、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产业的关键零部件或高端领域;制造业的高端化、自动化、轻量化转型升级推动PEEK的发展。

公司作为国内PEEK主要供应商,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其中,在消费电子零部件领域,公司的手机内置天线正与相关产业链供应商开始材料测试,多数指标已较国际竞品具有优势,后续有望进入该领域;在植入级医疗器械方面,公司与康拓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等知名企业合作,部分产品处于测试、注册阶段;在商用飞机领域,公司与东华大学联合共研解决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在商用大飞机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正在与客户共同开发800V电机的新能源汽车漆包线,并与线缆厂商持续进行材料测试等。

2023-09-14(周四)恒兴新材(上证主板)

恒兴新材主要从事采购大宗化学品作为原料,围绕有机酮、有机酯和有机酸产业链布局,有效综合利用、研发、生产和销售附加值高、下游市场空间大的特色精细化学产品。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4000万股。公司暂无发行市盈率,参考行业市盈率为15.61倍。公司募投金额总计10.05亿元,暂无超额募集资金。

财务方面,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5.18亿元/6.77亿元,YOY依次为13.49%/21.00%/30.70%,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1.5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0.90亿元/0.93亿元,YOY依次为21.61%/-28.01%/3.96%。

最新报告期,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下降12.15%;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25.49%。根据初步预测,2023年1-9月公司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17.81万元至8,002.81万元,同比变动-3.97%至6.48%。

分析认为,1、公司的优势大单品3-戊酮打破了海外垄断,销售份额全球第一。2022年3-戊酮全球需求量约2.4万吨,下游主要应用于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除草剂二甲戊灵和抗病毒药物达菲(奥司他韦)的关键中间体;过去,3-戊酮主要被国际知名化工企业巴斯夫和意大利CaffaroIndustrieS.p.A所垄断。

在特殊有机酮合成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采用与国际巨头类似的酸酸合成工艺的企业,生产出的3-戊酮产品打破垄断,关键质量指标比肩巴斯夫。在竞争格局方面,巴斯夫主要为其下游农药产品进行自行配套,意大利CaffaroIndustrieS.p.A对外出售,且国内目前尚无规模产能;而公司在2021-2022年的全国销售市占率位列第一,同时全球销售市占率也由2021年的第二跃升为2022年的第一(48%),良好的竞争格局保障了公司较好的盈利能力。

2、公司产能已实现了大幅扩容,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公司总产能储备已经实现了大幅扩容,从2020年的8.96万吨提升到目前的27.56万吨;其中,酮类产能8.49万吨,而国内目前尚无规模产能;酯类目前产能8.69万吨,2.4万吨处于在建过程中;此外,连云港中港复产、山东衡兴投产有望进一步夯实公司酸类产能,使其规模竞争对标海外。

公司凭借产品性能和规模等优势,供货于贝斯美、UPL、国泰集团、新农股份、新宙邦等知名客户,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锂电池电解液、香精香料、环保涂料、医药等领域。

2023-09-14(周四)万邦医药(创业板)

万邦医药主要从事同时提供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和其他医药研发机构提供专业化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1667万股。公司暂无发行市盈率,参考行业市盈率为29.87倍。公司募投金额总计4.84亿元,暂无超额募集资金。

财务方面,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2.11亿元/2.61亿元,YOY依次为35.02%/51.72%/23.54%,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36.27%;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0.82亿元/0.99亿元,YOY依次为104.94%/50.18%/20.60%,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54.83%。

最新报告期,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上升53.28%;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上升50.23%。根据初步预测,预计公司2023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8,287.50万元至8,712.5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20.24%至26.40%。

分析认为,1、公司具备承接对某一药品研发的药学研究及临床研究全流程服务的能力,其中在生物等效性研究环节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现已建立起“药学研究服务+临床研究服务”综合服务能力,二者具备良好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能有效提升药物研发成功率。

其中,在生物等效性(BE)研究环节具有较强竞争力;一方面,公司的生物等效性研究项目数充沛,占全国生物等效性研究备案数较高,根据CDE官网公布数据,2020年至2022年该比例分别为6.53%、7.50%和9.77%;另一方面,公司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业务效率高,根据公司招股书,2020-2022年正式试验项目平均周期为5-9个月,低于行业6-12个月的均值。

2、公司现有业务相对聚焦于仿制药领域,客户基础及服务能力相对较强。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较早开展药物研发服务的CRO企业之一,现有客户覆盖国内知名药企,包括华润集团旗下如华润赛科、华润双鹤药业等多家公司,以及科伦药业、上海现代制药、济川药业等,在仿制药领域经验相对丰富。同时,公司承接的利培酮口服溶液为全国第一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恩替卡韦分散片为安徽省第一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甲硝唑片为全国第二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凸显公司的仿制药研发服务能力。

关键词: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