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世界滚动:奋楫中流 行稳致远

恩施日报 | 2023-01-14 10:50:07

全媒体记者 牟凡

酉水淙淙,砥砺前行的身影,行色匆匆。


(资料图片)

2022年,来凤县以非常之举应对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稳住了县域经济大盘,部分经济指标增幅较大,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抓生态建设

绿色底蕴更加厚实

来凤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通过专家组验收。严格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扎实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累计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8个、示范村64个,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2022年,来凤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3%,获得“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野生植物保护楠木生态教育基地”称号。来凤县与湖南省龙山县签订《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协作协议》,酉水河保护跨区域协作立法效果明显,水质监测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共建、环境共护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河五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有序推进。在全省率先出台《来凤县矿产资源管理办法》,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开发“含绿量”。

来凤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提升,1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一幅以生态为底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抓项目建设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22年以来,来凤县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坚持项目为王,进一步强化措施,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指标稳中有进,产业结构向新向优,发展支撑更加坚实。

资金争取创历史新高。一年来,来凤县抢抓政策机遇,千方百计争资金,全年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4.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一般债券资金2.3亿元;中省预算内项目27个、资金2.03亿元;基金项目4个,总投资28.02亿元;21个中长期贷款项目通过国家审核。

招商引资取得新提升。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大员招商,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9个;实际新开工招商产业项目20个,外商直接投资300万美元。

项目建设干出加速度。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上台阶、见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年实现开(复)工重点项目158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6个,同比增长27.8%,33个州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州定目标任务。投资3.5亿元的来凤火车站站前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基本完工,电子产业园引入企业入驻生产,科技创新产业园、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抓营商环境

市场活力不断迸发

2022年,来凤县创新活力迸发,“探索劳动争议速裁”“构建优化协调高效的优化营商环境机构职能体系”入选省试点。擦亮“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协作品牌,“跨省通办”扩展到4省9县市,可办事项位居全州前列。

助企纾困更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累计减税降费1.8亿元,留抵退税2614万元。持续降低企业成本,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延伸“整村授信”为“整域授信”,累计授信3.44万户、金额13.73亿元。

加快启动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数字赋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泛在普惠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健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体制机制。

来凤县持续抓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细化政务服务综合监管,在全县8个乡镇、196个村(社区)、25个城市片区政务服务场所实现视频全覆盖,实时收集所有便民服务场所工作情况,对全县办件全量感知、过程全程监控、时限全面控制。

抓产业培育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22年,来凤县围绕藤茶、油茶、黄精、粮食4条全产业链,持续推进精准招商,做强产业链、做优创新链、厚植资本链、提升人才链,经济结构越来越优,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特色农业不断壮大。2022年,全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6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3.8万亩以上;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59.4万亩,新建8000余亩标准化藤茶示范基地,藤茶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达23家,培育产值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家。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投资达10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达3.53亿元,同比增长25%。

商旅文提档升级。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5150户、累计达4.4万户,限上商贸企业达15家,实现电商交易额15.6亿元;成功举办相约盛夏·乐游来凤等文旅活动,仙佛寺、杨梅古寨4A级景区通过复核;接待游客254.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4亿元;南剧《本色》成功晋京首演,百福司镇3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张富清先锋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抓民生改善

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2022年,来凤县聚焦社会治理需求、公共服务短板,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民生保障厚实温暖。全年民生支出占比达82.09%,承诺办理的5件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73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2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养老覆盖人数达14.5万人;发放各类救助保障金1.19亿元;提档升级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3个,新建社区智慧养老综合体2个。

社会事业惠民利民。全力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龙凤新区幼儿园、绿水镇中心幼儿园主体工程完工,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春晖中学喜迁新址;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大班额基本消除。

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2022年,来凤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迁建,县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县中医医院揭牌成立,建成三胡乡卫生院应急医疗救治站;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乡镇7个。

城市建设优化提升。县城“一线五路”示范路全面建成,“六纵五横”交通路网不断完善;精神堡、桂花树、烟厂3大片区55个老旧小区加快推进改造;在全州率先实现县城及乡镇5G网络全覆盖;城市顽疾全面整治,“打通生命通道”“城区拆危”专项行动累计拆除2.4万平方米,打通道路堵点15处,攻克影响城市建设长达20余年难点25处;新建城区智慧停车场5个,城区泊车位达2.2万个。

2023年,来凤县将按照“1155”总体思路,向春天进发。

关键词: 项目建设 同比增长 重点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