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环球最新:宣恩县珠山镇兴隆街社区:“九长共治”构建治理共同体

恩施晚报 | 2023-01-11 09:51:57

小区居民在社区图书馆享受闲暇时光。

共治景观美如画。

兴隆街社区组织开展“小区治理月月谈”活动。


【资料图】

通讯员 刘友春

“刚搬进小区的时候,一直都为晒被子发愁,现在终于解决了。”1月7日,宣恩县珠山镇兴隆街社区今典城市之星小区居民李双阳说,社区“大党委”通过协调多方联动,统一安装了晾衣竿,居民纷纷点赞。

宣恩县珠山镇兴隆街社区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18个居民小区4309户13421人,其中常住人口11539人,商户企业325家,是珠山镇人口密度最大、列管场所最多的社区。2022年以来,该社区创新推出“九长共治”模式,搭建“小区治理月月谈”平台,打造“小区家园共同体”,有效破解了城市小区治理困局。

凝聚合力选强“带头人”

城市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题。

为破解困局,解决小区物业矛盾纠纷“老大难”,兴隆街社区党委统筹28个县直联系单位、500余名下沉党员,健全“大党委——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四级组织体系,组建8个“红色物业”,对下沉党员全部定岗定责,建立党员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为探索建立“九长共治”模式奠定基础。

“九长共治”,即以下沉党员为核心,以“红色物业”职工为支撑,以群众代表为纽带,统筹驻社区“尖刀班”班长、党小组长、楼栋长、网格长(员)、业委会长(主任)、片区警长、片区城管队长、保安队长、文娱队长等的力量,建立共治机制,明确志愿服务、平安维稳、文明创建、收集民意等10余项职责。除“尖刀班”班长、片区警长、城管队长外,其余“六长”均由小区居民担任,治理末梢延伸到居民中间,小区治理“带头人”从无到有,逐渐形成“蝴蝶效应”。

推进“九长共治”构建小区治理共同体。兴隆街社区制定“居民提事——班长定事——全员议事——党员办事——党小组长督事——居民评事”的闭环流程,组织“九长”会下找事、会上议事,平时收集本楼栋、网格、小区群众反映的问题,简单问题即收即办,普遍反映和密切关注的问题报“尖刀班”班长汇总,经初步审议后纳入议事范围,通过“小区治理月月谈”平台集中商议后,交办给下沉党员、志愿者或相关单位具体落实,视情况决定是否动员群众参与,最终将问题的处理情况反馈给居民代表,使群众的呼声得到及时回应。

倾注动力育强“建设者”

“业委会履职积极主动,小区越变越好。”兴隆街社区金源国际小区居民赵琴说。金源国际小区过去因没有地下停车场,群众抱怨多、意见大,纷纷拒缴物业费。兴隆街社区“大党委”积极协调,动员能力素质高的党员参选业主委员会,多方遴选后聘请“红色物业”,通过预收物业费、统筹业委会资金、联系单位支持等方式筹集资金20余万元,拆违建3处,清杂物10余车,新增车位50个、充电桩30余个,小区物业缴费率跃升至80%以上。

针对社区治理中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兴隆街社区根据“九长”负责的区域,采取分头负责、分类施策的方式,推进问题共商共解,在带头人的发动下,群众有了主心骨,解决了一批老旧小区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兴隆街社区搭建“小区治理月月谈”平台,实行“一月一谈”,每次选取2至3个居民关心的问题,由“九长”召集,小区居民代表、法律顾问参加,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出席。各方发表意见,通过集体讨论征集“解题”思路。建议得到重视,意见表达有了渠道,居民参与热情高涨,每月参与人数达到30人以上,累计解决问题20余个。高空拋物监控、沿街油烟控制、快递投递混乱、卫生设施摆放、僵尸车清理等问题都在“月月谈”中得到反馈和解决。

彰显效力建强“管理员”

今典城市之星是新建居民小区,公共设施投入大,设施长期管护难,兴隆街社区发挥“九长”优势,聚集资源、组织力量,挖掘小区公共资源,引导群众出力参与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利用物业用房改建图书阅览室、中老年活动中心、儿童娱乐室等6个活动室,组织物业公司和居民志愿者定期定时打扫,加强日常管理,让居民休闲有了新去处,营造出大家建、大家管、大家用的和谐局面。

与兴隆街社区庞大的居民群体相比,选聘的“九长”比例较小,因此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小区治理自发管理、主动监督,共同营造良好环境。

在“九长”的影响下,万和国际广场小区居民自发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义务监督队”。

“公共空间不能摆放杂物。”

“公共绿化区域不能种菜。”

“垃圾要严格分类投放。”

……

这些劝导语成了义务监督队的口头禅,万和小区居民逐渐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小区良好环境, “九长共治”治理成效显现出来,正面效应逐步放大。

“水厂路新建了停车场,下班停车更方便了!”“规划了停车位的小区更清爽,也更干净了。”“九长”是小区建设者,也是小区管理员,代表居民行使小区管理监督权,在处理好小区内部“小问题”的同时,带头组建“红马甲”志愿者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微心愿收集、文明劝导、安全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累计开展步巡15次,收集交办问题44个,清理牛皮癣1300处,修补墙面320余处,协调整治“蜘蛛网”360处,清理转运垃圾58车,居民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兴隆街社区 珠山镇兴隆街 老旧小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