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焦国斌
土店子村民宿改造一角。
(资料图)
土店子村易迁房变民宿。
土店子村易迁户召开院坝会协商民宿改造事宜。
10月8日晚,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26户易迁安置村民搬起板凳围成一圈,就当地民宿内部装修事宜召开院坝会。
今年5月起,这26户决定向其他村民学习,也将自家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接待游客观光游玩。
土店子村平均海拔1200米,共407户1081人,距离县城仅20余公里,每年夏季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避暑纳凉。村民希望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发展“避暑经济”。
信陵镇党委书记万运泰介绍,2021年,该村成为全国第四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共同商议后决定,按照“一房一院一田”模式,启动改造100余栋保存完好的土坯房,建设成外表古朴雅致、内设现代化的特色民居。根据自愿原则,该村60户村民决定率先发展民宿。
“我把墙面刷上泥巴,屋顶翻盖成琉璃瓦,房屋修葺一新。”村民张永翠的土坯房改成民宿后,连续两年,夏季收入超过3万元。
民宿生意的火爆,引起同村易迁安置户的注意。“我们能不能搞民宿?”有人找到村委会。“当然可以,我们鼓励大家一起增收致富。”村支书张文灿说。
于是,一场易迁房改民宿行动拉开帷幕。镇党委、村“两委”和26户易迁户召开10余场院坝会,商议如何改造特色民宿,还组织代表前往宜昌、钟祥等地考察学习。
最终,26户一致同意,房屋全部由现有的一层加盖到两层,村民自行购买材料,自主装饰装修房屋内部,镇政府负责房屋外观改造等施工费用。
“我的房屋结构不太一样,按这么改,还得多掏2万元。”镇政府拿出初步改造方案后,55岁的易迁户周祖刚有些不乐意。就在第二天,镇、村、易迁户再次召开院坝会,包括周祖刚在内的5户有不同意见的居民,全部统一思想,决定保持民宿外观一致风格,镇党委也详细记录下村民的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既要算个人小账,还要算集体大账,协商把问题讲清楚了,我愿意增加投资。”周祖刚说。
外观改造时,易迁户汪斯家等人成立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周祖刚等人负责去山上收集石头等材料,手艺不错的宋秀山负责墙面粉刷,向文权负责木材加工,向启本、张永祥主动拆除钢架棚……大家投工投劳,主动参与,将原计划每户5万元的材料费,降至3万元以内。
9月底,26户房屋外观改造全部完成,一栋栋安置房焕然一新。国庆假期,村委会请来专业人士和村里有装修经验的村民,一起为易迁安置房装修出谋划策,并绘制出装修效果图。
国庆假期刚结束,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开会,讨论内部装修事宜。“要不再请设计人员来看看?”“我觉得村里的方案挺好。”大家各抒己见,最终认可村里提供的“土家型”和“休闲型”装修效果图,各户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买材料、施工。
“我家是四室一厅的布局,前面有阳台,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梨园美景,后面还有晒台连着菜园,美观又实用。”汪斯家说。26栋易迁房“变身”民宿后,一定会受到更多游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