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天天速看: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打造共同缔造样板村

恩施日报 | 2022-09-26 09:04:54

全媒体记者 彭信琼 通讯员 曾 鹏

万山挡不住,蹚出致富路。

位于高山之巅的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曾经困于山,穷于山,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资料图】

彭家沟村大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如今,共同缔造的理念在这里开花结果。

“村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这里以生态为笔,产业为墨,绿水青山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全村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一红一专”引领决策共谋

“共同缔造,就是充分引导、发动群众,人人勤劳致富,没有闲人懒汉,共同创造,共同进步,共建美好家园。”村党支部书记焦宪说。

焦宪看来,创造的前提就是找准发展的路子,路子是“谋”出来的。“既然要发动群众共同干,那就要让群众共同谋,把话语的喇叭交给群众”。

建强红色村党支部和专业合作社引领下的新型农民队伍,让“一红一专”引领决策共谋,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这是彭家沟村的“制胜法宝”。

以前,村里百姓种玉米、土豆,养土猪,规模不大,几乎家家住着木房子或土坯房。

村“两委”意识到,要实现脱贫、迈向乡村振兴,根本靠产业,但通向产业之路的“门票”在哪里?

为找到门路,村“两委”不断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小组会”“夜会”,集思广益,汇聚群众智慧,遵从群众意愿。

村民们认为,该村多年有“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的传统,家家户户养猪,加上所在的唐崖镇被称为“湖北仔猪第一乡”,依靠养殖传统、资源优势,应该可以发展成养猪致富的专业村。

村“两委”决定,做好“猪文章”。

2016年,经过专家指导,村集体引进市场畅销的恩施黑猪品种。2017年,黑猪出栏了,售价比普通生猪价格高出许多。

此间,农业农村部组织16个机关司局党组织与定点扶贫县的16个贫困村党支部展开结对帮扶,以党建促脱贫,指导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党支部与彭家沟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

为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村里引进一批懂市场、懂技术的“猪倌”,组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时间,生猪产业发展势如破竹。

彭家沟村曾被要求普种茶叶,但村民认为,村里的土壤、气候条件,更适合种白柚,且有白柚种植的基础。

村“两委”外出考察之后,结合村情,科学论证,遵从民意,群策群力,决定“咬定白柚不放松”。

通过决策共谋,全村蹚出了生猪生产、白柚种植这“一黑一白”的致富之路。

“一黑一白”支撑共建共享

这几天,该村生猪养殖“领军人物”焦易正忙得不亦乐乎。

“投入100多万元的母猪繁殖基地正在建设。建成后,全村实现母猪自繁,一年可提供200头以上的母猪。”

毕业于长江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焦易,曾在长沙一公司拿着高薪,2016年被村“两委”引进村,当起“猪倌”。最初,村里给他8万元的支持,到了2020年,他凭借自己的养殖技术,生猪年销售收入达到300多万元。

更重要的是,焦易向全村村民普及养殖技术,提供免费培训。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村民从种玉米、土豆转为养猪,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全村生猪产值突破1亿元,收入超过50万元的农户有70余户,成为全州“畜牧第一村”。

“引导群众加快产业发展,巩固‘一黑一白’主导产业,‘一黑一白’是群众共建的成果,也是群众共享的支撑。”湖北文旅集团驻彭家沟村第一书记潘祖昕说。

“今年旱灾太严重了,我活了几十年从没见过,山上的树木有的都干死了。但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在自来水不足时,用自备水源抗旱,用水车拉水抗旱,多数柚子树保住了。”69岁村民李元慧说。

李元慧今年种植了7亩多柚子,受大旱影响,挂果比去年差些,有所减产,但通过干群努力,多方抗旱,柚子产量得到保障。

由于生猪生产用水量大,受旱情影响,村里自来水供应不足。但村“两委”未雨绸缪,发动群众共建,前几年就准备了三套水源方案。第一套是家家户户的自来水;第二套是动员每家每户在房后建设蓄水池、蓄水厢,收集山里的水,以备不时之需;第三套是村里建设山泉水供水点,保证饮用水不受影响。

虽然遭遇大旱,彭家沟村产业共建,供水共建,生猪生产几乎未受影响,今年白柚预计减产量可控制在去年的五分之一内。

以“一黑一白”为产业“颜料”,村民人人手握“画笔”,共同绘就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图。

“一黑一白”已在彭家沟村成了大气候。今年,全村生猪生产达3万头,全村白柚种植面积达2200亩。

“一队三会”推进共管共评

“不准烧荒开垦,不准烧田埂地边的杂草……”近日,69岁的村民刘文术一大早就挨家挨户宣传“野外用火十不准”。

刘文术是村里的护林员,也是村志愿者服务队队员。

彭家沟村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乡风文明理事会、乡贤联谊会、村民议事会“一队三会”作用,推进共管共评。

走进村子,风景如画,干净整洁,没有污水和臭味,人们很难相信该村是生猪养殖专业村。

“讲卫生,好习惯;护环境,守秩序”的村规民约,成为家家户户的行动指南。

几年前,村容村貌却并非如此。村民养猪致富了,部分养殖户却在环境卫生方面拖了后腿。村民议事会认为,要把循环农业、生态发展、绿色无污染作为全村发展产业的“生命线”,开展环境大整治,并通过院子会、小组会宣讲发动。

通过共管,该村深入推行“猪沼果”种养模式,结合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村内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实行日产日清,拆除废弃建筑85栋,净化水沟、河道。

全村结合环境整治,广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家家户户建庭院、筑花坛、栽果木、种花草、摆整齐、扫干净,花香四溢、果木飘香成为每家每户的常态。该村因此获评“湖北省生态村”“湖北省文明村”。

“自己说好不叫好,村民说好才叫好,外地游人和外地客商说好那才真好。”焦宪深有感触。

“好的评价也是吸引力,名声好了,游客也多了。今年5月,我开了农家乐,最多一天接待了100多人。”32岁的官辉尝到好生态的甜头。目前,村里还有更多村民计划开民宿和农家乐。

“2000平方米的村智慧农业中心这几天就投入使用,我们的电商团队也将入驻开播,为彭家沟产业发展助力。”唐良坤十分看好这里的前景。

唐良坤是从武汉引进的客商,他与村里联合成立了彭家沟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将为这里的“一黑一白”和乡村旅游插上翅膀。

关键词: 彭家沟村 家家户户 发动群众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