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焦点滚动:“红色力量”引领绿色发展

恩施日报 | 2022-09-24 10:04:07

全媒体记者 谭卓瑶 通讯员 冉琴

培土、置苗、覆土……9月21日,利川市团堡镇黄泥坡村新落成的蔬菜生产基地——智农蔬菜产业园内,工人正忙着在玻璃温室里种植蔬菜,一派火热景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团堡镇是蔬菜种植大镇。长期以来,该镇蔬菜产业大多是传统粗放式种植,发展混乱无序,技术含量低,无龙头企业带领,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2021年以来,团堡镇党委对全镇蔬菜产业布局进行了全面规划,决定在黄泥坡村引进市场主体,建设智农蔬菜产业园,对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项目于今年初实施,8月底完工。9月初,全省蔬菜产业技术交流培训班在利川举办,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智农蔬菜产业园并纷纷给出好评。

“产业园可以进行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浓度的调节,智能化程度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业园现场负责人杨岱介绍说。

在团堡镇,绿色蔬菜产业兴旺的背后是红色的基底。党建在引领产业壮大、脱贫振兴、农旅融合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镇党委明确要求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各党支部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出发点,建立“两项制度”,当好“三员”,主动对接优质企业,实施能人回乡计划,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今年全镇制订了招商引资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实施方案,任务和目标明确到村和个人,年底对完成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任务的村和个人实行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团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虎熊介绍说。

黄泥坡村先行先试,创新实施“1个支部核心+2项制度+3员”的“123”产业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党员下沉到市场主体和能人大户身边,成为不会搬走的帮扶点。

2021年初,得知鄂达农业公司有意愿回利川发展药材产业,黄泥坡村党支部主动当好“招商员”,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在两个月内完成土地流转1530亩。

看到黄泥坡村干事创业的决心与效率后,鄂达农业公司于当年5月进驻黄泥坡村,首期投资1300万元,发展黄精、前胡、白及等药材1560亩。

依靠这种“先行先试”的做法,黄泥坡村先后引进徐昌农业公司、硒珠葡萄专业合作社、春燕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利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8家市场主体落户。

根据党员技术专长与产业发展需求,该村按照“党小组+企业+果蔬产业”“党小组+企业+药材产业”和“党小组+企业+养殖业”模式,先后组建了果蔬、药材和养殖3个产业党小组,分别精准服务相关市场主体。同时,建立起党员联系市场主体制度,选派12名党员定点联系12家企业与合作社,贴心化解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员干部化身“服务员”。智农蔬菜产业园规划面积1280亩,投资3000万元,今年4月开工建设,为确保建设如期完工,黄泥坡村党支部动员全体党员成立服务专班,调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等堵点难点。

当好“引领员”。为让老百姓充分享受产业发展红利,以鄂达农业、徐昌农业两家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其他市场主体和农户发展产业,先后帮助150户200余人就地就业,解决了企业“用工荒”难题。

在团堡镇,黄泥坡村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只是一个缩影。全镇党员干部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实现“金山银山”价值。目前,全镇种植蔬菜面积6万亩,年总产值近10亿元。

下一步,为了让栽培方式更加自动化、多样化,发挥智慧农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团堡镇因地制宜,谋划了占地面积49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分项目进行集中连片打造。未来,团堡镇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路子,将会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 黄泥坡村 专业合作社 党员干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