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俊 陈红
入伏后的咸丰县坪坝营镇张家坪村,烈日炙烤下仍然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在高山蔬菜基地忙着采摘辣椒,烟农在烤房前编烟上竿,党员干部穿梭在田垄间问需问情于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两年来,咸丰县坪坝营镇张家坪村以产业培育为主线,以打造“富民型”基层党组织为着力点,在驻村工作队倾力帮扶下,因地制宜、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富民产业”的强村之路,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富民兴村并进的良好局面。
“荷塘月色”荷花盛开。(通讯员陈红 摄)
党建引领,筑牢基石强服务
张家坪村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旅游配套服务为辅的州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全村共388户1236人。
张家坪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随着发展观念逐步转变,张家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变源于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州文化和旅游局驻村第一书记孙喜介绍,张家坪村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以换届为契机,充实班子成员,选拔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解决了班子软弱涣散问题;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全力打造“富民型”基层党组织。
通过延伸触角强引领,积极引导村里致富能手组建蔬菜、生猪养殖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示范合作社、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村里这两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亏了党员的带领。”村民纷纷感叹。
张家坪村通过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引进市场主体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广泛动员村民参与,引导村民用新观念、新模式发展产业共同致富。
“我们采取‘支部+企业+农户’模式,租赁流转土地100余亩,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农旅融合示范带。”该村党支部书记周红介绍,依托临近坪坝营景区的区位优势,该村积极打造“农旅体验游”“体旅融合游”,实现农旅、体旅、文旅融合,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该村先后被评为“州级文明村”“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
游客在“荷塘月色”旁露营。(通讯员陈红 摄)
做强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张家坪村平均海拔1080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适合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烟叶等产业。
村里的致富能手宋鐍和妻子经营着一家“甜蜜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辣椒、马尔科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同时还养殖中蜂60余群,年收入超过20万元。
6月底,宋鐍种植的马尔科土豆喜获大丰收,产量达4万斤,全部销往浙江;基地里青椒长势良好,预计产量可达40万斤,丰收在望。
看到宋鐍的产业发展起来了,附近村民也将闲置的土地种上辣椒,由宋鐍统一出售。他每年带动附近20名村民就近务工,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万元,他的家庭农场也被评为“县级示范农场”。
位于张家坪村扁担坑的弘邦农业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独活已经采收完毕,5万斤独活全部卖给了重庆的制药厂。7月中旬,合作社负责人张友刚一次性支付20名村民劳务费15万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张家坪村已发展特色蔬菜350亩、药材500亩,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重庆等地。
7月23日,张家坪村肖家堡烟叶烤房前,20余村民正在加紧编竿、装炕。
“春天下苗,伏天烤烟,我们种烟种了将近20年,今年预计能收入30万元。”该村种烟大户杨付文的妻子一边编竿串烟一边笑着说。
张家坪村扎牢传统产业根基,常年发展烟叶400余亩。郭林超、杨付文、黄世全等烟叶种植大户带动200余名村民在基地就业,促进村民增收。
筑巢引凤,投资兴业有沃土
张家坪村以“富民型”党组织为着力点,引爆发展“原动力”,党员带头干、村民铆足干劲、客商竞相来。一批在外发展的村民陆续回到家乡开办农家乐、民宿,外地客商也慕名而来,在张家坪村投资兴业。
“太美了,没想到这里能看到这么有特色的荷塘。”7月23日,重庆游客张悦和朋友一起,游览完坪坝营森林公园景区后,来到张家坪村“荷塘月色”打卡留念。粉色的、白色的荷花让他们喜爱不已。
“荷塘月色”是张家坪村2021年招商引资“农旅融合”项目。该村招商引资项目远远不止这一处。
来自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李云楚和王康宜,看中了张家坪村良好的气候环境和村党支部“保姆式”的服务,将老家的蔬菜种植经验带到这里,成立了咸丰县楚城农业专业合作社,租赁村民250余亩土地,种植西红柿和菜椒。该品种西红柿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价格比普通西红柿要高出一倍,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通过租赁土地、用工和年底分红,李云楚和王康宜共带动60余户村民就近务工,每户年平均收入增加约2万元。
在张家坪村,还有一位回乡创业的“传奇哥”向锡禄,他投资近200万元创办“传奇鱼”农家乐和民宿,成为坪坝营景区过往游客吃农家饭、住民宿的首选。
坪坝营旅游公路横穿张家坪村,道路两旁,土苗风格的农家乐、民宿逐渐兴起,吸引着八方游客。
倾情帮扶,振兴路上担使命
2021年,根据州委组织部安排,州文旅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张家坪村,与村“两委”一起扛实责任,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
指导帮扶“到位”不“越位”,州文旅局驻村工作队积极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指导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山路”,打通产业路。驻村帮扶以来,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共40余万元,新修村级产业路4条,新硬化产业路2条,解决了种植基地物流运输问题,助力产业发展。
“多亏村里修好这条公路,解决了蔬菜出售交通不便的难题!”看着硬化后的公路,宋鐍感慨万分。为方便宋鐍和王康宜种植基地的产品运输,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硬化产业路1.4公里,产业路一头接基地,一头接主干道,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
关注特殊群体,集聚资源帮扶。今年7月,驻村工作队争取到北京佳沃集团定向帮扶,该集团将在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公益助学、助困慰问等方面大力支持张家坪村发展;争取到恩施州民政局资金10万元,新修张家坪村殡葬服务中心,落实易迁安置区后续帮扶;争取州文旅局援建的村级文体广场也即将动工。
“帮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前期做了一些事情,但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我们将充分结合张家坪村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带,为张家坪村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谈起接下来的工作,孙喜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