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每日简讯:恩施市“5+2”模式助力高效办成招投标一件事

恩施晚报 | 2022-08-09 07:00:41

通讯员高循峰 李敏


(资料图片)

“幸亏你们来了,不然连招标方式都要搞错。一旦招投标程序启动后再发现问题,那就严重了。”恩施市公汽公司负责人如释重负。

听闻恩施市公汽公司在实施专项债券项目时遇到困惑,7月12日晚7点左右,恩施市政务局、住建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带着法律顾问一行5人赶赴该公司,就项目准备事宜开展“多对一”专题指导。晚上10点23分,在解决招标采购方式、标段划分、资格条件设置、技术参数和定标要素设定等核心问题后,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今年以来,恩施市以“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契机,聚焦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堵点、难点,围绕工程建设招投标服务、监管、评价三大维度,构建五大机制、组建两支队伍,助力高效办成招投标一件事,确保招标投标“硬碰硬”,兑现政策“硬碰硬”。

实行分级分类审定机制

该市将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策工作范畴。全市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按投资预算额度分成ABC三类,AB两类分别由市长、分管副市长牵头高位推进,C类由业主单位主要负责人比照执行。

牵头市领导召集财政、审计、司法、综合监管和行业主管等相关部门,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度,会办研究解决措施;对招标文件关键条款和核心需求组织会商、审定,提升招标文件编制质量。

实行专员指导机制

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会同市直各职能部门,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完成从“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的蜕变,指导业主单位将招标代理机构择优、招标文件编制、履约合同订立、关键环节人员选派和考察(定标)方案及要素设定等重要事宜纳入“三重一大”研究决策范畴。

该市11个市直部门联合组建了一支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共23人参与的招投标专员指导队伍,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突出问题,采取个别辅导和团队会商的方式,为招投标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专属服务,提早防范化解风险。

今年5月以来,该队伍34次深入项目业主单位,对代理机构委托、人员选派、文件编制、方案制订等标前准备工作进行指导,累计为41个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涉及金额26亿元。截至目前,经指导过的项目招投标活动,异议、投诉和举报情形按响“归零”键。

实行职能部门牵头负责机制

该市管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和职责边界,按照“谁审批、谁指导,谁主管、谁指导”的原则,对项目招投标活动标前条件准备、标中实施程序、标后履约管理3个环节,分行业编制出6套招投标工作流程图,固化操作规程和配套跟踪服务措施,为业主单位提供招投标工作遵循。

实行“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机制

自2021年11月全省“综合监管、联动执法”首个现场会在巴东县召开以后,恩施市第一时间组织市管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现场会精神,落实工作要求。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联合住建、交运、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组建了一支由部门分管领导和执法骨干共12名成员组成的“综合监管、联动执法”工作队伍,按照“五统五联”模式集中轮值办公。

2022年以来,建成1间专门的集中办公场所、配置4台办公设备,制定“综合监管、联动执法”工作制度和招投标投诉举报案件综合受理机制,将“综合监管、联动执法”工作落实落细。今年6月,州、市同城地理优势突显,招投标投诉举报综合受理窗口进驻市民之家综合咨询台,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得到有力落实,州、市案件“一窗受理”、调查处理“一站办结”、信用信息“一处归集”局面全面开启,有效破除信息“烟囱”。

实行中介服务机构评价机制

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起信用等级与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挂钩的相关制度,对项目建设的造价咨询、投资评审、会计、施工图设计、图审、监理、审计和招标代理机构等社会服务机构执业水平实施事后评价管理,倒逼各中介服务机构主动“强身健体”,提升服务水平,保障工程质量。截至目前,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恩施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已对18家代理机构完成综合评价,财政、住建等行业部门也相继分别对造价、施工图设计、图审等14家中介服务构机进行绩效评价。

下一步,恩施市将持续深入推进招投标管理“5+2”模式,为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提供全链条、全过程纵深服务,实行全方位、全风险管控,保障项目招投标活动高效实施。

关键词: 文件编制 公共资源 综合受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