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恩峰 摄影报道
恩施市白果乡金龙坝村有个小地名叫“石板桥”的地方,一条条蜿蜒的小路,把散落在莽莽大山里的人家连接起来,黄泽亿的小卖店就在路边。
【资料图】
从1997年到现在,黄泽亿的小店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样貌。
玻璃货柜里摆放着各类用品,米、油、香烟、种子、零食、箱装水果……“他们要什么,我就卖什么。如果店里没有的,我就去城里进货。”黄泽亿的经营理念,围绕着村民的吃穿用度展开,25年如一日,这家小店串起周边130户人家的生产生活。
即使是在网络购物如此发达的今天,送货的小车早已能通达每家每户,村民们仍习惯在这家小店买东西。“有困难,找老黄”也成了村民们的习惯。
女儿在外想开超市资金不足,邻居思量再三还是找到老黄,老黄二话没说就借了。村民要赊一袋米,老黄开车将米送到村民家门口,打电话告知后离开。施肥季,村民找老黄赊肥料,他开着小三轮将肥料送到村民家中。
借钱,赊肥料、农药、种子……有临时遇到困难的人,也有一番雄心谋划着创业的年轻人。在说明来意后,黄泽亿将来者的名字和金额记在笔记本上,不打欠条,不收利息,也从不主动约定归还的时间。等到还清的时候,把名字从小本子上划掉。
25年来,来老黄这里求帮忙的人,很少空手而归。
“等明年开春鲜茶卖出价了,我来还肥料钱。”
“等今年过年儿子回来了,让他给你捎两袋好米,要不要得?”
……
25年迎来送往,这简单的“规矩”,几乎无人违约。
2020年,村里的年轻人小周找到黄泽亿,说起了自己准备养鸡的规划。眼下订的鸡苗马上就能到货,还缺喂鸡的饲料。老黄从仓库拖了10大袋鸡饲料,送到了小周家。后来缺饲料的时候,小周说一声,老黄就开车送。
因技术、防疫等原因养鸡失败,小周在老黄那的借款也累计到了3万多元。2022年,小周带上行李出门打工之前,特意来到老黄的小店还了5000元,说剩下的钱等今年挣上了还。
25年的“不赚钱生意”,很多人问过他图什么。“谁家没有个难处呢?”黄泽亿的妻子姚东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