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了一趟紫金山,老人的膝关节不但肿得像馒头,还出现了针刺样疼痛,医生诊断患上了骨性关节炎。对此,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伤科王经主治医师提醒,老年人的膝盖要省着点用,否则很容易引发骨性关节炎。
爬山回来
老人膝关节针刺样疼
人到晚年,不少老人喜欢出门游山玩水,今年73岁的刘大妈就是其中之一,但让她无比郁闷的是,前不久,她的左膝关节突然疼痛难忍,遂在老伴陪同下到家附近的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伤科就诊。
记者在门诊见到刘大妈时,她的左膝盖肿得跟馒头似的,该科王经接诊后,对她进行了详细检查,“她这有典型的膝内翻,浮髌试验是阳性,说明里面有积液,髌骨有摩擦感,说明有髌骨软化症,如果做核磁的话,可能还有半月板磨损。”王经边帮刘大妈检查边解释,初步诊断刘大妈患上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刘大妈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名山大川跑过不少,之前都好好的,这次发病前儿子带着去爬了趟紫金山,一直爬到头陀岭,下山就觉得膝关节吃不消了。
为了缓解刘大妈的症状,王经帮她抽取了关节囊中的积液,连续两次抽出10毫升,“这抽出来血性的东西,说明正处于炎症的活动期,一般积液是清亮透明的,这个浑浊的颜色说明有无菌性炎症,滑膜炎。”抽完积液,刘大妈立马觉得走路舒服多了,“之前就像针在里面戳一样疼。”后续王经还要为她注射玻璃酸钠润滑关节。
骨性关节炎
65岁以上老年人好发
据王经介绍,膝骨关节炎是指由于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的炎症及软骨下骨损伤而导致的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通俗地讲,就是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常因关节的过度使用、关节老化造成的。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尤其是老城区没有电梯需要爬楼的老人,更容易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数据表明,65岁以上老人发病率超过了30%。“我家就住4楼,楼层不算高。”不过,对于刘大妈的这一认识,王经指出,4楼对老年人来说已经高了。除了爬楼以外,王经表示,还有一部分患者是过分强调运动导致的,运动过度对膝关节损伤比较大。临床上患者常因膝关节疼痛而就诊。
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避免身体过于肥胖,减轻膝关节负担。一旦超重,应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2、防止膝关节过重负担。运动时要做到充分准备活动,逐渐舒展关节运动,用力不能过猛,蹲位不能过低。避免爬山、快跑等负重运动。
3、日常饮食方面应多食含蛋白质、钙质等丰富的食品。
另外,王经特别提醒,过了60岁以后膝关节要省着点用,根据自己的体质,没有膝盖问题走多点问题不大,,但也不要一下子走1万步,可以分次走,总步数不要超过5000步。
积极治疗
可以缓解患者痛苦
据王经介绍,为了减轻骨关节炎患者的痛苦,积极治疗是关键。早、中期骨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王经在门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临床根据症状可以选择微波、光照治疗、热疗等方式,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对于早、中期骨关节炎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有:
1、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疼痛症状可选用,但合并上消化道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临床应慎用。
2、氨基葡萄糖,是关节软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物质,并且能抑制一些损害软骨的酶,可以保护软骨,调节代谢,具有延缓关节炎病程的作用。
3、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其作用有:
①机械润滑和缓冲作用:玻璃酸钠不仅能在正常行走时,发挥润滑功能,减少组织间的摩擦;还能在关节处于高撞击频率或负重时,由黏性转换为弹性,缓冲应力对关节的撞击,从而保护关节。
②可以保护软骨细胞、软骨下骨以及半月板。
③还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效果。
像刘大妈的情况,王经认为,她已经符合关节置换手术的指征,而且,考虑手术的话,刘大妈这个年龄很合适,因为人工膝关节寿命在20年左右,年龄太大手术恢复不好,年龄相对轻点的话,可能还需要二次置换。不过,患有糖尿病的刘大妈表示,她因担心术后恢复不敢手术。(华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