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健康 >

“日间诊疗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制定商讨会召开 让更多肿瘤患者从中获益

南京晨报 | 2022-09-20 09:04:55

白天看病,晚上回家!这种便捷的诊疗模式,成为近年来许多肿瘤专家以及医院关注的热点。9月17日,第八届江苏中青年肿瘤菁英紫金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期间,召开了“日间诊疗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的制定商讨会。共识的制定将让更多肿瘤患者从这种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中获益。

白天看病,晚上回家

据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沈波介绍,对于公众来说,看病分为门诊和住院两种,很多患者将住院更是理解为“有张床,睡在医院治疗”。沈波说,日间诊疗则不同。因为很多轻症肿瘤患者,在医院治疗的同时,并不需要“有张床睡在医院里”。

肿瘤日间诊疗是指恶性肿瘤患者白天在医院接受诊疗,夜间回家休息的医疗模式。日间诊疗一般包括日间手术、日间化疗、日间放疗等方面。日间诊疗患者配有固定的医护团队,进行等同于住院患者的全程化管理和随访。患者无需住院治疗,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这意味着,相比门急诊,肿瘤日间诊疗病房需要专门的医疗资源配置。相比住院,又少了“住在医院”这个环节,可以满足轻症肿瘤患者的诊疗需求。所以,日间诊疗既不同于门诊,也不同于住院。

优点:减轻负担,让患者回归社会

“日间诊疗是一个平台,甚至财务结算部门等等都要前移,满足患者方便快捷的需求。”沈波说。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少,肿瘤患者多,很多大的肿瘤医院“一床难求”。需要住院的患者中,很多生活能够自理,又不完全必须“睡在医院”,比如90%的化疗都可以日间诊疗。日间诊疗消耗人力、空间都较少,能同时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也能节省大量医疗资源。据沈波教授介绍,在人员和区域不变的情况下,日间病房服务能力至少可提升50%。

沈波说,更为重要的是,日间诊疗的模式,可以让肿瘤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如果长时间住在医院,患者实际负担增加不说,有时心理负担也很重。晚上回家休息,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寄语中青年医生,还要加把油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为实现这一目标,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诊疗能力。第八届江苏中青年肿瘤菁英紫金论坛,也是一个中青年医生分享交流的平台。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冯继锋说,中青年医生需要善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需求,然后用转化医学思路,按照科学的方式去实现患者需求。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学习,善于将数据变成“证据”,去达到临床科研目标,从而造福广大肿瘤患者。

多管齐下,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鲍军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要多管齐下。一是普及肿瘤防治知识。通过积极有效的科普,引导群众了解常见恶性肿瘤的致病因素、早期症状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开展肿瘤早筛,不能以普通体检代替防癌体检,而要针对不同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癌筛查,比如用消化内镜发现消化道早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等,以实现肿瘤的早诊早治;三是开展多学科协作,推行以病种为中心的肿瘤治疗模式,对肿瘤进行慢病化管理。多学科联合诊疗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医学模式,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单学科、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多学科协作、决策模式,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性规范化治疗方案。(钱鸣)

关键词: 肿瘤日间诊疗 恶性肿瘤患者 白天在医院接受诊疗 夜间回家休息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