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生来说,发热、头痛、呕吐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常见情况之一,虽是简单的临床表现,有时细究起病因却并不寻常。日前,南京市第二医院接诊了一位反复发烧的患者,专家一路破案,结果发现,竟然是一只小鸟惹的祸。
反复发热
竟是家里鹦鹉惹的祸
据了解,患者小吴最近半个月出现反复发热,最高能烧到40℃,还出现咳嗽、胸闷,伴有明显头痛,开始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但一直没有好转。辗转多家医院,有说考虑脑膜炎,但查脑电图、磁共振均未查明原因;后查胸部CT示左下肺炎性病变,消炎治疗几天,仍反复发热、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加重,这可急坏了小吴妈妈,几经周折带着小吴来到了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入院后,该科主任池云详细询问了小吴的发热和治疗情况,并依据CT上短期内游走性变化,及抗感染疗效欠佳,考虑不是普通的细菌性肺炎。进一步追问流行病学史,小吴两周前购买了一只可爱的鹦鹉做宠物,这时池主任已基本有了答案。
池主任胸有成竹地对患者说:“我们大致知道你情况了,估计你的发热、胸闷很快就能好转的,在治疗过程中再进一步检查证实一下。”池主任叮嘱予多西环素口服抗感染治疗,同时积极联系气管镜室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明确肺部感染病原学,在精准医学中心高效地配合下,终于找到了发热“真凶”——鹦鹉热衣原体。
没想到让自己缠绵病榻的竟然是自己买回的小宠物!小吴和家属又可气又可笑。经过治疗后,小吴体温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头痛、咳嗽、胸闷明显好转。“困扰我们十几天,没想到经过池主任这么简单的药物治疗就给解决了,您真是福尔摩斯!”家属开心地说。
鹦鹉热
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病
池主任介绍,鹦鹉热又称为“鸟热““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主要寄生于鹦鹉科鸟类而得名,原是鸟类的特种传染病,可传播于人,主要是由排菌鸟及其污染物引起人类感染的,也是典型的人兽共患病。
鹦鹉热衣原体广泛寄生于多种鸟类如鹦鹉、鸽、鸡等,哺乳动物如牛、马、猫、啮齿类等也是其宿主。鹦鹉热衣原体可在粪便中保持活性长达1个月之久,人类会因吸入含有病原体的空气颗粒或接触病禽的羽毛后致病。常见的传染途径是呼吸道吸入或直接接触带有病原体的禽类或者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及尘埃等。如禽类及其养殖场、家禽市场等都应注意防护。
那么,鹦鹉热如何预防,池主任给出了建议。首先是避免接触禽类或者禽类的分泌物。其次饲养宠物鸟时,清理鸟笼时应戴好口罩,先用水或者消毒液湿润表面,避免吸入扬起的粉尘。同时,因为家里环境相对密闭,建议尽量不要把鸟笼放在家里面。在接触鸟类或粪便后,要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彻底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专家提醒,反复发热总有因,市民朋友若出现反复发热、查无原因,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切勿自行乱用药,耽误病情。(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