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2日拉响高温红色警报以来,南京气温更是直逼40℃,高温“烤”验着每个人。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了解到,从上周日开始,该院急诊就接诊了多起热射病患者,平均每天因中暑就诊的患者有1到2人,老年患者居多。记者又从明基医院了解到,一周内已接连收治了十几例中暑的患者了,其中热射病2例。
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鲍磊介绍,从上周日开始,该院急诊就接诊了多起热射病患者,平均每天因中暑就诊的患者有1到2人,老年患者居多。其中,热射病患者体温基本都是39℃—40℃,有些人还出现了神志不清、昏迷、嗜睡,严重的出现了抽搐现象。
虽说“夏练三伏”,但夏天高热高湿,更容易诱发中暑甚至热射病,一般来说当气温超过32℃时,不建议做户外剧烈运动。对于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婴儿、老年人等体质较弱的人来说,超过30℃就应取消户外剧烈运动。
值得关注的是,高温天气,情绪中暑也频频发生。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博士牟晓冬介绍,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气温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明显,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时,心理状态就会产生波动,不仅带来身体的不适,还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烦躁、易怒等表现,容易与人发生摩擦或争执,被称之为“情绪中暑”或“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戚在兵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