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气温不断攀升,梧桐果絮和杨柳飞絮这两位南京人眼里的“老熟人”又开始相继登场了,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记者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了解到,呼吸道涩痒、双眼流泪,更为麻烦的是,飞絮过敏带来的“大红脸”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多。
该院皮肤科主任马小玲解释,经过冬天寒冷干燥气候的洗礼,乍暖还寒,受气温波动的影响,人们的皮肤变得干燥、缺水,皮肤屏障较脆弱,容易出现敏感性肌肤。此外,紫外线强度的增加,空气中花粉、毛絮等皮肤受到的刺激也相应增加,皮肤过敏也迎来高发期。
她告诉记者,这个季节的过敏常局限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疹、脱屑,伴有较明显瘙痒。那么,面对铺天盖地的“毛毛”,如何做好防护措施?马小玲主任为大家支出以下几招。
1、物理防护
外出尽量穿长袖衣服,戴帽子、口罩、防护眼镜等遮挡,尽可能防止接触空气中的花粉和毛絮;回家后及时清洗暴露部位的皮肤,外涂保湿霜护理,减轻皮肤可能的接触刺激。
2、防晒措施
注意防晒,根据个人肤质选择适合的防晒措施,如戴宽檐帽子、打遮阳伞、涂防晒霜等,过敏期间尽量以物理防晒为主。
3、清洁保湿防护
选用温和、弱酸性、不含皂基的产品清洁。加强保湿护理,尽量选用成分较单一、功效型护肤产品,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
马主任提醒,对于已出现过敏症状的人,症状较轻者,一般避免接触致敏原后,常规保湿霜护理后可自行缓解。症状较重者,通过自我护理无法缓解,要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皮肤屏障修复治疗。(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