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通讯员 郑家云 陈仁浩
6月19日,走进宣恩县椿木营乡长槽村干竹坪片区,道路两侧和农房四周郁郁葱葱的绿树和姹紫嫣红的花卉,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田园美景扑面而来。
近年来,干竹坪片区探索“庭院经济+人居环境提升”发展模式,努力让全片区所有的“方寸地”变成村民致富的新源泉。
原来,干竹坪片区外出务工人员多,闲置土地多,垃圾乱丢乱放现象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干竹坪片区深入农户宣传政策,号召大家利用闲置土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益”的思路,积极引导村民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长槽村党支部副书记、干竹坪片区负责人李福云介绍,经过反复调研,片区最终决定坚持以“党建+庭院经济”为抓手,采取“党支部+带头人+庭院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片区自身条件,由片区统一协调,大力发展苗圃、药材种植和特色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让村民在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也能让“钱袋子”鼓起来。
“自从我家搞起庭院种植后,院子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给家里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干竹坪片区二组村民李耀举笑着说。
2021年,片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为李耀举宣讲庭院经济的发展政策后,李耀举一家毫不犹豫地参与进来。“今年,我家苗圃种植的各种花苗已经发展到2000多株,每株按市场价格2元至4元算,除去成本,我有近8000元的收入。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李耀举说,在片区的支持下,邻居也已全部加入发展庭院经济的项目中来,有种药材的,有种花卉的,还有人种起了厚朴树,甚至还有不少人干起了养殖业。“以前,我们很难找到增收的渠道,现在我们每天都忙得很充实,收入提高了,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你们看,我们现在是不是像住在花园里呢?”李耀举自豪地说。
“房前屋后不留渣,庭院内外林药花。讲究卫生精神爽,农村不比城里差。”长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永辉给我们算起经济账、生态账和社会效益账。他说,干竹坪片区干部、网格长、保洁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主动参与庭院和村组联户清洁行动。通过系统组合,将庭院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美化了生活环境,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让村民在发展庭院经济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庭院经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而且美化了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