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汪书宇 通讯员刘佐华
近年来,来凤县绿水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县烟草专卖局驻村优势,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大力发展雪茄烟产业,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村民富在产业链上。
(资料图)
因地制宜谋产业
5月9日,绿水镇体河村六组的来凤县雪茄烟核心示范区,一株株绿色雪茄烟苗,在细雨中生机勃勃。
“别小看这些雪茄烟,它为全县雪茄烟生产提供技术示范。”来凤县雪茄烟站站长田学辉说。
2015年,来凤县烟草专卖局进驻体河村开展驻村帮扶。此时,来凤县正与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院、湖北省烟草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在栽培、采收、晾制、发酵等方面展开探索与试验,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提高种植水平。
“听说种雪茄烟效益好,体河村以前种过烤烟,能否把雪茄烟种植作为整村脱贫产业。”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到任当天,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覃金成说。
种雪茄与种烤烟,哪个效益好?实践才知道。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先行试种。
为降低风险,覃金成邀请周家湾村村民唐文松到体河村试种30亩烤烟与18亩雪茄烟,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向代顺请来烟草技术员张启明全程指导。
年底核算,雪茄烟与烤烟相比,投入更少,劳动强度更小,每亩利润要高出300元到500元。第二年,体河村决定把雪茄烟作为整村脱贫产业。
村民不敢种,村党支部建立60亩示范点,党员带头种,脱贫户跟着种,通过“村支部+党员+脱贫户”模式发展雪茄烟400亩。
2018年起,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申请在体河村建立来凤县雪茄烟核心示范区,为全县雪茄烟种植做实验,并为绿水镇烟叶种植大户提供雪茄烟苗。
党员示范促发展
5月8日,绿水镇香沟村二组,四川中烟集团来凤雪茄烟种植基地,来凤县百福司堡上雪茄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发文与烟叶技术员邱洋查看烟苗长势。
“基地建成离不开香沟村‘两委’的支持。”赵发文说。
绿水镇原本只是百福司镇烟草站的一个烟叶生产点,体河村种植雪茄烟成功,让绿水镇党委发现绿水发展雪茄烟产业的潜力。
2018年,绿水镇与县烟草专卖局商议,以“烟草集团+村党支部+党员+农户”模式,在体河村建立雪茄烟示范点,田家寨、栏马山、小坳等村为种植带,推动雪茄烟种植。
今年初,四川中烟集团到来凤建立雪茄烟种植基地,由来凤县百福司堡上雪茄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得知消息,香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林找到合作社负责人赵发文,建议到香沟看看,并负责土地流转和矛盾纠纷调解。
四川中烟集团检测土质和查阅气象资料,发现香沟村非常适合种植雪茄烟,同意赵发友在香沟村建雪茄烟种植基地,并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分红5万元。
2018年以来,四川中烟集团、河南中烟集团、湖北中烟集团等全国6省市中烟集团先后在绿水镇建立雪茄烟种植示范基地,绿水镇雪茄烟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亩,成为来凤县最大的雪茄烟种植基地。
主动作为提质效
来凤县雪茄烟试种成功,填补了湖北省雪茄烟叶生产空白。经过试种、探索、增长、转型四个阶段,2019年,来凤县成为全国雪茄烟种植三大基地之一。
如何提高来凤雪茄烟价值?来凤烟草专卖局一直谋划修建雪茄烟发酵厂房。2018年,这一想法得以实现,省烟草专卖局决定投资2700多万元,在来凤兴建雪茄烟发酵厂房。绿水镇党委书记主动找到县烟草专卖局,建议在绿水镇四合工业园筹建。
四合工业园是来凤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交通便利,同时,绿水镇也是来凤雪茄烟种植“两园两基地”中的一园。省、州烟草专卖局和来凤县研究后,作出在四合工业园建发酵厂房的决定。
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绿水镇成立专班,负责土地征收和矛盾纠纷化解。2018底,来凤雪茄烟发酵厂房修建工程在四合工业园如期动工。
2021年3月,来凤县雪茄烟发酵厂房建成,成为全省唯一雪茄烟发酵厂房,来凤县雪茄烟站随即也在绿水镇成立。
有了发酵厂房,绿水镇雪茄烟种植基地务工村民,每年在忙完基地雪茄烟晾晒后,接着便到发酵厂房帮助分级扎把,常年有活做,收入有保障。
如今,绿水镇成为来凤雪茄烟科技示范和粗加工基地,来凤也成为全国雪茄烟茄衣茄套基地。雪茄烟叶成为绿水致富的黄金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