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通讯员 徐兰珍 王玉晔
大窝塘,是宣恩县李家河镇回龙村的一个小山塆,没有塘,只有大片的坡地。
3月17日这天,昔日沉寂的大窝塘热闹异常,老式的砍刀、镰刀和新式的割草机、耕地机一同上阵,在机器嗡嗡的声响中,茅草和杂树成片倒下,原来的抛荒地渐渐显现出本来面目。
干活的共有5人,2个是村“两委”干部,1个是驻村工作队队员,还有2个是80元一天雇来的当地村民。
59岁的回龙村党支部老书记辛兰清正手持割草机,与一片茅草丛“战斗”,虽是早春天气,他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滴。“如今正是农忙时节,季节不等人,开荒这活只能我们几个人‘上阵’了。”辛兰清说。
回龙村山大人稀,大窝塘更是方圆几里路无人烟,加上坡度大、交通不便,没人愿意耕种,逐渐成了抛荒地。
村里几个做电商的年轻人,卖当地的农产品。去年新鲜辣椒格外好卖,旺季一天销售几千斤,销售额过万元。那段时间,他们开着车跑遍周边几个乡镇,到处找货源。
今年年初,村“两委”成员一合计,决定将村里的100亩抛荒地利用起来,再流转200余亩地种植辣椒,收益作为集体资产。这个计划得到了村里做电商的年轻人的拥护,他们承诺负责销售产品,自己也种植了100亩。
相邻的上洞坪村有专门用于蔬菜育苗的温室大棚,该村通过签订协议,在大棚里培育了一批价值近20万元的辣椒苗,只等季节适宜就移栽到回龙村。
“回龙村海拔较高,没有水田,不适合栽种稻谷等作物。我们现在发展辣椒产业,既盘活了土地,又有了新的富民强村产业,村集体也有了收入,一举多得。”望着旁边已起好垄的土地和脚下正在开垦的荒地,辛兰清信心满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