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富(右二)讲解凤头姜种植技术。
全媒体记者明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凤头姜
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恩施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嫩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姜香浓郁。凤头姜在来凤具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产量居湖北省之首。
2007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来凤凤头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传统食用效果和科学研究表明,凤头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保健品,而且在医学上占有特殊地位,它含的姜醇、姜烯、姜辣素、淀粉等,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因此,适量食用凤头姜,能起到增进食欲、健脾胃、温中止呕、止咳祛痰、提神活血、抗衰老等作用。
“快来村委会,专家10点钟要进行生姜种植培训。”3月11日上午9点刚过,来凤县翔凤镇檀木湾村村民史菊云便打电话催促邻居邹秀英去参加培训。
当天,湖北凤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湖北省科技特派员田延富来到檀木湾村,与湖北省工商银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商讨推进凤头姜核心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据清同治五年(1866)《来凤县志》记载,来凤县种植制作生姜已有300多年历史。产于该县的生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因其形似凤头,又名“凤头姜”,是来凤县民间经过长期选育稳定下来的地方优良生姜品种。
“欢迎农技专家前来授课,大家只有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提升凤头姜的产量和质量,卖出好价钱。”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队长吴健主持培训会时说。
培训会在播放CCTV7《每日农经》以来凤凤头姜为主题的一期节目中拉开序幕。
“片中的李明虹是邻村梅河村的凤头姜种植户,10多年来每年种植20余亩。经过多年的技术摸索,现在亩产仔姜1000公斤,每亩净收入约1.6万元。”田延富说,像梅河村一样,檀木湾村的黄沙土属酸性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凤头姜。
“要想种好姜,先要选好土。”田延富介绍,生姜是喜阴的块茎作物,种植生姜首选地势平坦的半阳半阴农田,最好是前一年种过水稻的肥土,采取“水稻-生姜”3年换茬轮作,可实现农业收入不断档。
“大家看看刚发的《生姜种植技术规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田延富详细介绍了生姜选种、育苗、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种植流程和技术要领。
“炕种催芽不好掌控,不太适合大面积生姜种植,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对于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种姜催芽,可以采取‘土坑增温法’,挖深坑,一层姜、一层薄土。”
“种姜就怕姜瘟,生了姜瘟,一年的收成就落空了。”
“预防姜瘟,要把好种子关,选择前一年无病虫害、生长最优姜田的老姜作为姜种,晒种后消毒,可以大幅度降低姜瘟的发生率。如果发现姜瘟,要及时拔出病株,进行燃烧填埋,并用生石灰对周边土壤消毒。”
……
村民们围绕生姜种植踊跃提问,专家一一耐心解答。
“为提升大家种植凤头姜的信心,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湖北凤头食品有限公司将采取订单农业的模式与种植户合作。即在当年生姜收获期,若市场收购价高于保护价,公司将以市场价收购农户生姜,若市场收购价低于保护价,仍以保护价收购。”听田延富这样一说,准备种植凤头姜的村民纷纷表示吃了颗“定心丸”。
“近些年,村里的设施和环境越来越好,旅游业也开始发展起来。我之前在外务工,今年准备回老家办一个农庄。现在有你们指导技术,又提供销售保障,我决定还种几亩凤头姜。”村民向关佩干劲十足。
田延富表示,今年公司计划在檀木湾村建设200余亩凤头姜核心示范种植基地。播种期间,公司将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收获季,公司预计收购3000吨凤头姜用于加工系列产品。
“大家品尝一下我们公司开发的凤头姜系列产品。”湖北凤头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村民送上装有糟姜、姜糖、姜汤、姜膏等产品的大礼包。
“没想到凤头姜做成的姜糖,不仅保留了姜的味道,还有糖的甜味和薄荷的清凉味道。”村民任子香边吃边夸,凤头姜产品的多样化以及好质量、好味道,更加增强了她种植凤头姜和不愁销路的信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