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每日观点:向吉平:迎风绽放的电商“玫瑰”

恩施日报 | 2023-03-08 16:47:42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通讯员 廖静 王雪婷


(资料图)

二月二,龙抬头。清晨的山乡依旧有些寒冷。天还没亮,恩施市新塘乡新塘社区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向吉平就开始打包,将新鲜的油菜薹发往各地。

“最近是油菜薹价格最好的时候,我得抓紧时间,忙完这些事后还要伺候家里的老人。”不到10点,她已经完成了当天的打包。

今年40岁的向吉平是建始县人,2010年嫁到新塘乡。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2013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不到两岁的儿子和体弱多病的公婆。

去还是留?向吉平的内心一度非常复杂,在经过反复考虑后选择留在这个家。“老年人就这一个儿子,如果我离开这个家,他们就真没什么指望了。”她说。

留下来,意味着责任与付出。丈夫生前看病,公婆常年需要吃药,早已让家里一贫如洗。2017年婆婆去世后,公公因病截肢长期卧床。这些遭遇都没能压垮她。

“我不能倒下,要更加努力地生活。”向吉平告诫自己。

当地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结合向吉平的特长,推荐她到新塘社区工作。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老人,特别是在公公截肢住院期间忙前忙后,伺候老人如厕洗漱,同病房的病友感慨:这比亲女儿还要亲!

老人治疗需要钱,儿子上学也需要钱,仅靠社区工作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

“新塘的洋芋、红薯等农产品品质很好,始终卖不到好价格,我希望将这些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15年,原本就对电商感兴趣的向吉平在乡政府支持下开启电商之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淘宝和拼多多店铺。

初次接触,电商运营和产品上架对向吉平来说都有难度,所幸她愿学习也爱学习。搭载电商快速发展的便车,恩施市多次举办电商培训,向吉平抓住机会报名参加。在不断努力下,她的小店运营逐渐走上正轨。

“我家每年有1万多斤马尔科洋芋送到她这里,销路不用愁。”家住保水溪村的村民黄光辉说。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向吉平不忘带着周边人一起致富。她瞄准新塘乡独特的资源,利用自己的电商平台,将当地盛产的油菜薹、洋芋、红薯和阳荷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她主动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人,引导更多人走上电商致富这条路。

一有时间,她就到农户家中收购产品、传授电商经验。她的朋友圈中除了工作信息,就是各种农产品收购信息,一年下来,她销售的农产品价值超过100万元。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仅仅依靠新塘乡的农户已不能满足销售需求,为此,向吉平积极向外拓展业务,与恩施州浩宇翔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恩施农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强合作,确保货品充足。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