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视点!集体经济激活鸦鹊水

恩施日报 | 2023-02-22 09:54:00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通讯员张祖芬 谢永波

崔家坝镇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全景。(恩施图片库 潘运军 摄)


(相关资料图)

元宵节还没过,恩施市崔家坝镇鸦鹊水村到处都是机器轰鸣的热闹景象,专一鞋厂机器开足马力赶订单,尖龙坪组起垄机起垄种植土豆,鸦鹊工业园燃气公司加紧建设……

近年来,鸦鹊水村党总支把党建引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来抓,发挥村集体经济在壮组织、兴产业、强治理上的突出作用,做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能办好事”。

闲置资产变“废”为宝

“以前,路灯坏了都需要找镇上修,更别谈村集体拿钱为村民修桥整路了。”鸦鹊水村村主任张斌感慨道。鸦鹊水村是崔家坝的人口大村,也是集体经济薄弱村。2017年以前,鸦鹊水村集体经济不足3万元,仅能维持村级运转,村集体事业停滞不前。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鸦鹊水村党总支广泛征求党员、村民代表意见。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党员向极社提议:“鸦鹊水是以前的老公社,有很多国有资产、厂房和土地,可以将这些资产全面清理,通过有偿使用来盘活集体经济。”

向闲置资产找“饭”吃成了突破口。鸦鹊水村清理出200多亩零散分布的集体土地、60亩山林以及一处闲置厂房。要想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引进企业是“活血”的关键,鸦鹊水村狠下决心,平整土地120余亩,整修老厂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鸦鹊水村党总支努力下,2019年,专一鞋厂、垃圾处理厂落户鸦鹊水村。如今,燃气公司也正加紧建设……鸦鹊水易迁就业基地初具规模,每年稳定地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万多元收入,同时带动就业50余人,有效解决了脱贫人口增收和易迁户的难题。

荒地变产地

“过去,村里超过一半的人打工去了,哪还有人种地,发展产业想都不敢想。”村民冉传怀回忆道。鸦鹊水村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撂荒地、荒山大面积存在。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要激活集体经济这池“春水”必须发展产业。鸦鹊水村党总支把发展产业放在第一位,可是发展什么产业成了难题。结合崔家坝镇守好“米袋子”、抓牢“油瓶子”、拎稳“菜篮子”的产业发展思路,鸦鹊水村计划在尖龙坪、卖铧沟发展马铃薯,在家的老年人都有马铃薯种植经验,发展马铃薯符合当地实际。

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决定下来后,村民质疑声不断:“种一亩两亩还行,种多了没资金、没技术,也没有劳力。”

为打消村民的顾虑,鸦鹊水村党总支商议决定拿出部分资金为发展马铃薯保驾护航,由村集体垫资为村民购买种子、肥料,这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不仅如此,鸦鹊水村还拿出5万元来修建生产步道和奖励大户,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提高起来,2021年发展了1000亩马铃薯。

为解决撂荒地无人耕种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鸦鹊水村党总支利用村集体经济培育了2家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将200亩土地进行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形成“村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马铃薯种植亩产达2250公斤。

把产业发展起来,做好产业管护并带动更多的农户受益是党支部的大事。鸦鹊水村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党员特长,将党员分为4个小组,即马铃薯种植党小组、油菜种植党小组、烟叶种植党小组、高粱种植党小组,每个党小组由村支部成员、产业大户能人党员任组长,党小组与农户进行结对帮扶,为农户发展产业提供指导。

在这种传帮带、强带弱的党建模式下,鸦鹊水村目前发展马铃薯1000多亩、油菜800多亩、烟叶200亩、高粱160亩。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发展产业增添了底气,党组织发挥作用提升了发展产业的信心。

村民成为网格员

“文物周边不许放鞭炮,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元宵节上午,网格员向极松拿着小喇叭巡查,挨家挨户宣传文物保护和森林防火知识。

滚龙坝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年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对文物疏于保护,古屋、古树破坏严重。2020年开始,鸦鹊水村在滚龙坝利用村集体资金建立“微网格”制度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根据文物的分布和党员住址,将滚龙坝组分为9个网格,把党员、群众编入“微网格”中,每个网格负责1至2处古屋、古树和古墓的消防、巡查等保护工作。

鸦鹊水村主任张斌这样评价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有实力,服务群众就有手段,村党组织就有威信,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

集体经济为集体,发展集体经济最终的落脚点是为民谋利。2022年,鸦鹊水村在抗旱、整修道路和人居环境整治上投资超过8万元,让广大村民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现今的鸦鹊水村,处处透露出勃勃生机,人人展现出昂扬斗志。在支部堡垒的坚强引领下,鸦鹊水村正在绘就村美民富、风淳业兴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崔家坝镇 燃气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