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当前资讯!燕子镇大岩村——“后进”到“先进”的蜕变

恩施日报 | 2022-09-07 16:03:18

通讯员 辛琰 杨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感谢政府的关心,感谢村里的付出,让我们走上了水泥路!”8月27日,鹤峰县燕子镇大岩村一、二组产业公路硬化工程完工,一组村民张月仙难掩激动心情。

该项目实施以来,大岩村一、二组村民积极配合,部分农户无偿让山让田,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六年前,大岩村是有名的“多大难”村(矛盾纠纷多、群众意见大、工作推进难)。如今,昔日的“后进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秘诀何在?

培优“领头雁” 育强带头人

大岩村地理位置偏远,产业基础薄弱,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村“两委”成员年龄结构老化,村内党员大多年事已高。大岩村老支书林申龙困中求变,积极联系在外年轻人,鼓励他们回村发展。王卫波便是返乡的年轻人之一。

为留住王卫波,党支部想尽了办法。认不全村里的人,林申龙带着他一家家、一户户介绍;没干过基层工作,林申龙带着他跑项目现场、协调矛盾纠纷……王卫波渐渐熟悉村里的工作。

“每天起早贪黑,奔走在各个施工点,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虽然很累,但有成就感。”王卫波说。

随着工作越来越熟练,村民对王卫波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2018年换届,37岁的王卫波顺利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换届,王卫波再次以满票当选。

六年来,回村任职的年轻人还有彭方洋、周家菊等,村“两委”平均年龄由6年前的52岁降到42岁。他们工作有激情,战斗力强,带领着大岩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建强硬设施 提升软实力

六年前,大岩村通组道路大多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基础设施匮乏,群众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季节性缺水问题也时有发生。

村党支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凝聚各方力量改造升级基础设施。

六年来,村党支部先后争取资金硬化公路25公里,新修、整修组级路3公里,治理危险路段8处,新修、整修桥梁3座,安装路灯20盏,全村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产业发展有了坚实基础。

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代建”方式,该村鼓励村民投工投劳,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全村累计铺设水管3万余米,修建水池、小水窖50余口;新增6台变压器,为烟叶种植大户争取烤房4栋;新建多功能村委会,涵盖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卫生室、农家书屋等,通过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群众认可度不断提升,一些陈年积怨得到化解。

“村里这几年做了很多实事,项目建设过程中,村干部每天现场督办,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我们很满意。”五组村民鲁志国说出了乡邻的心声。

打好“产业拳” 激发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结合林业等优势资源,大岩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药+蜂+酒+N”产业发展举措,鼓励有技术、有资源的农户做大做强相关产业。

“我之前煮酒散卖,后来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支持下,扩大了规模,现在年销售酒3万公斤。”大岩村七组村民林德新有一手煮酒手艺,村里和驻村工作队帮他申请扶持贷款80余万元,用于扩大厂房、购进设备,扩大产能;同时帮他申请商标、打造品牌,打开销售市场。如今,林德新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为鼓励药材种植户王忠文发展壮大产业,村里帮他申请扶持贷款,扩大规模。

“我今年种了50多亩药材,还发展了50亩白肋烟。党的政策好,只要不懒,致富不是问题。”王忠文如今已成为村里的种植大户。

截至目前,大岩村共有市场主体13家,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白酒生产、特色养殖、水果种植等各类种植、养殖大户及加工作坊32户,发展特色中药材2700余亩,年产白酒超过15万公斤,蜂蜜2000公斤。

以特色产业“金钥匙”打开致富大门的大岩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群众安居乐业,村子欣欣向荣。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远近闻名 欣欣向荣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