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通讯员杜迪纳 向慧 游宇航
又到一年丰收季,咸丰县高乐山镇千亩梨园“长十郎”“湘南”等品种进入成熟期,一个个饱满圆润的梨子挂满枝头。
采摘、装箱、上车……8月29日,咸丰县高乐山镇东门沟村村民王正元的梨园里热闹非凡,前来购买梨子的顾客络绎不绝。
“我们家种了8亩梨树,今年果子的长势和品质都不错,又大又甜又香,成熟之后大概每亩能收获1500公斤,一部分发往水果店直销,一部分卖给外地收购商,一年赚个四五万元不成问题。”王正元一边忙着采摘梨子一边高兴地说。
梨园里,来自重庆、贵州等地的水果收购商等在一旁,只待梨子摘好装箱后直接装车。
“我们是从重庆酉阳过来的,这里的梨子品质好,这次来批发几车到我们那边去卖。”收购商陈卫说,咸丰县的梨果口感好,在酉阳很受欢迎,每到梨子成熟的季节,他都要来梨园收购。
据了解,咸丰县高乐山镇望城坡种植“长十郎”梨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种植时间长、经验丰富,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适宜梨树生长。加上科学的种植方式和精心管护,这里种植的“长十郎”“湘南”等品种的梨子肉汁多甘甜、酥脆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俏销鄂湘黔渝4省(市)边区市场,成为当地果农持续增收致富的一大特色产业。
每年8月中下旬,是当地梨子大量上市的时候。在咸丰县城武粮路,随处可见贩卖梨子的摊位,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都是自家的果园,早起现摘现卖,新鲜嘛!我们一般卖两元一斤,一天大概能卖400元。”商贩邬桃英说。
小果子成就大产业。近年来,咸丰县高乐山镇因地制宜,积极引导东门沟、龙家界等村村民集中连片种植梨树,并从技术指导、拓展销路等方面提供帮助,着力打造精品水果,让其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黄金果”。目前,该镇在管梨园2000余亩,产量300多万公斤,产值约900万元,带动本地400余户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