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全球快播:借巧力,打开幸福门

恩施日报 | 2022-08-15 16:09:23

全媒体记者 曾维明 通讯员 黄世楚 徐欣 陈祥辽

炎炎夏日,车辆行驶在恩来恩黔高速上,满眼是绿。车辆在椒园镇驶下高速,视线就撞向了阿尼阿兹休闲旅游区巨幅广告牌,在土家族语言中,“阿尼阿兹”是“我爱你”的意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八月,梨满枝头、水稻抽穗;民宿热闹、环境优美;溪流清澈、青山苍翠……宣恩县椒园镇14个行政村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通过重塑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扎实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开幸福门。

产业旺,多渠道助农增收

立秋时节,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黄澄澄的黄金梨挂满枝头,硕果累累。

戴着草帽的老农张德次站在田间采摘黄金梨。“今年好收成,肉质细脆,香甜适口,品质上乘。”说起黄金梨,张德次笑容满面,如今黄坪村黄金梨发展至2500亩,80%的农户通过黄金梨增收致富。

不仅是卖梨子,赏梨花、摘梨果,黄坪村走上乡村旅游的路子。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椒园镇启动旅游公路、旅游栈道、游客停车场、观景台等工程建设,引导村民将梨园打造成花园。2021年,黄坪村旅游综合收入1500万元。

10公里外的洗草坝村,绿油油的秧苗随风逐浪。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6月,洗草坝100亩荒地上栽满水稻。“多年的荒地,现在变成良田了。”洗草坝村三组村民陈立凤说。

宣恩县国土资源收购储备交易中心主任赵水生说,按照亩产600公斤计算,100亩荒地改造后一年产粮6万公斤,能解决1000多人的吃饭问题。

椒园社区发展了阳光玫瑰、夏黑、无籽红等品种葡萄,通过发展采摘旅游,持续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椒园社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让村民不仅有租金收入,还能就业。“我一亩多地一年租地收入500元,在基地做零工一天收入120元,我觉得蛮划得来的。”11组居民向桃云在镇上务工,闲暇时间便到葡萄种植基地做零工。

产业发展,让更多村民鼓起了“荷包”。

环境靓,绿水青山美如画

盘山公路曲折回环,顺着山势而进,远处莽莽的群山,草木叠翠,逶迤延绵,道路旁的林木葳蕤蓊郁,林间鸟语花香。沿路随处可见的土家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飞檐翘角,错落有致。

不远处,庆阳坝凉亭街依山顺水而建。庆阳凉亭街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属木质结构凉亭式古街道,是清朝、民国时期湘、鄂、川、黔四省边贸中心集市,是恩施少数民族建筑智慧的结晶,也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三河沟村红岩卡老房子,庭前花团锦簇,院后绿树成荫,池塘、花香、鸟语、暖阳勾勒出一幅秀美画卷。许多游客慕名而至赏花观景打卡拍照。

老石磨、青石碾、木风车……青山之下,宣恩阿尼阿兹休闲旅游区以土家族、侗族、苗族等文化元素的老物件与土家吊脚楼,碰撞出“乡愁”。

“很难想象,石头院子以前就是岩头包,没有想到现在美如画。”79岁的肖桂香带着孙子在家门口乘凉。“不少学画画的学生经常到我们这里来画画,可好看了!”。

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椒园镇将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起规划、一起更新,改变往日“松、散、乱”现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梨园金黄、茶园青翠、稻田青绿、溪流干净……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椒园镇美如画。

图景欣,“两山”转化新路径

7月25日,中国农发行宣恩支行发放1.4亿元贷款,用于支持宣恩县椒园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该笔贷款的投放,将大大促进椒园镇全域配套设施完善,对于统筹城乡规划、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宣恩县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张海波表示。

宣恩县椒园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38.8亿元,项目区总规模25万亩,分农用地综合整治类项目、建设用地综合整治类项目、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整治类项目、新业态新产业项目四大类35个子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期5年。

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宣恩县按照产业现状、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等要素布局,划分生态产业集聚区、生态修复保护区、城乡联动衔接区、产业发展转型区、湿地保护创新区、全域旅游度假区六大功能分区,开展全域整治。

阿尼阿兹休闲旅游区、庆阳坝文物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河沟流域治理等重点项目实施,焕新沿途风貌,促进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聚集、生态空间格局优化。

宣恩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广“富民安居”新图景,让生态“活”起来、群众“富”起来、生活“美”起来,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打造新样板。

关键词: 配套设施 绿水青山 自然资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