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生态底色绘画卷

恩施日报 | 2022-04-29 13:05:20

通讯员 徐可

咸丰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多点发力守护绿水青山,环境优势不断凸显,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生态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咸丰县以“三拆三清三建”(拆破旧房、拆废弃猪牛栏圈、拆违章建筑,清污水、清垃圾、清室内杂物,建卫生厕所、建垃圾转运站、建花果庭院)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截至2021年底,全县累计拆除破旧房15万平方米,拆废弃牛栏1345个,拆违章建筑4537平方米,拆私拉乱接188处。对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污水排放达到一级A标准。同时,建设10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全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建设并投入运行6个乡镇垃圾填埋场、10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推进,已完成17667户户厕、76座公厕建设任务。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优美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88个省级生态村,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1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9%,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五。

过去,由于周边有近10家煤矿开采企业,湾田村成为典型的“以煤养村、靠矿吃饭”的煤炭村。2018年,在煤炭去产能工作中,咸丰县按照“关引并重”要求,探索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手、煤企协助、机制保障”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及早谋划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全县各乡镇、村借此东风,立足当地优势积极转型,对村容村貌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充分利用荒山、荒地、河流滩涂,着力打造民俗生活区、蔬菜产业区、花卉苗木区、生态旅游区等特色区域,奏响了从“黑”到“绿”的乡村振兴协奏曲。目前,全县15家煤矿实现整体关闭退出,煤矿复绿恢复面积21.13公顷,播撒草籽5.3公顷,补植适宜苗木2.586万株。如今,咸丰正在走一条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处富硒生物圈的核心板块的咸丰,森林覆盖率达73%,国土绿化率达83%,2021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咸丰县正依托“绿”的生态优势,融入“土”元素,做大“凉”品牌,做好“硒”文章,研究“茶”文化,加快文旅、农旅融合,推出“四季游咸丰”系列活动,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旅游度假区。

关键词: 违章建筑 污水处理厂 煤矿开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