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盘活“深睡资产” 为振兴再添新引擎

恩施日报 | 2022-04-26 15:50:00

全媒体记者 王艳 通讯员 黄先重 陈丽丽

4月22日,恩施市龙凤镇双堰塘村村口的堰塘治理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挖掘机、推土机来回作业,工人们正对堰堤进行加固处理。

这堰塘,曾是很多村民儿时游泳嬉戏的乐园。而如今,却因淤泥满塘、垃圾成堆,是村里人见人躲的“臭地”。为堰塘变身,成为村里人共同的期待。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也想过对堰塘进行集中整修,但大规模动工要100多万元经费,奈何囊中羞涩,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妥善解决。

3月2日,恩施市龙凤镇双堰塘村举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中拍卖。竞拍完成后,村集体经济组织赚了80万元,这是自恩施市启动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以来,唤醒的第一批“沉睡资产”。根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村”的原则,这笔钱将用于村集体建设等。

“两委”开会商议,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集体会议决议,立即将堰塘整治这一民生工程提上日程。“破败的堰塘修好后,将彻底改变堰塘的面貌,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飞檐翘角、青瓦白墙、土家风格的木格门窗……道路两旁的一排排小楼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夹道开放的杜鹃花,住在双堰塘村的村民围坐在一起,高兴地说着村里的新变化,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一切变化,得益于龙凤镇全力推进的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恩施市龙凤镇自2020年9月被列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宅改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实施,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思路,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原则,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多措并举进行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抵押贷款、审批与监督等方面的探索;着力破解宅基地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盘活土地资源,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宅基地要素优化配置,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双堰塘村 集体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