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野茶飘香“壁挂村”

恩施日报 | 2022-04-21 09:27:36

通讯员 汪正玺

一芽一叶野茶香,一人一篓采茶忙。又到采茶时节,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渔山村村民穿梭于漫山的野茶树间,手指上下翻飞,采下一片片“金叶子”,收获春天的喜悦。“大家要看准了掐,保证一叶一芽,大小均匀。”渔山村妇委会主任张静不时叮嘱村民。

“多亏了张静,让我这把年纪的人也能在家门口捡钱。”82岁的渔山村村民鲁双桂开心地说,如今,每公斤茶叶能卖到60元,一天就能挣100多元。

渔山村位于鹤峰县西南边陲,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又叫“壁挂村”,平均海拔822米,气候温和,林地资源丰富,适宜茶树生长。“咱们村茶文化浓郁,家里来客人了总要‘进门一杯茶’。”渔山村党支部书记饶以明说,山里有几十年的抛荒茶,也有数百年的古树茶。

以前,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野茶资源未得到利用。茶产业主要以散户、个体经营为主,采用粗放式的管理与加工,茶价偏低,人工采茶很少,普遍采用机剪。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渔山村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个曾经的“孤岛”,有了长足发展。

2017年,眼看着家乡一天天变好,土生土长的白族青年张静返乡创业,成立渔山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借助互联网,帮助村民带货出山。

“前几年帮助村民销售土鸡、腊肉等山货。凭着父母传下来的手艺,自己也做一些叶子粑粑卖。”张静说,山里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农特产十分招人喜欢,线上线下卖得火爆。她所做的一切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村委会换届,张静被推选为妇委会主任。

“有压力,更有动力。”张静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她把眼光瞄准生态有机茶,购来茶叶加工设备,建成生产加工车间,兼做名优茶,提升茶叶附加值。经过前期多方考证,张静认为野茶是出精品的最佳选择。

今年春茶开采时,张静便发动村民上山采摘野茶,并以高于普通茶几倍的价格收购。“这活路真心不错。”60岁的村民饶以和说,每天能轻松挣到近300元。

“采摘、加工过程都在微信上分享,引来全国各地网友频频下单,提前打款,产品几乎是私人订制,一家人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张静说。

渔山村的野茶资源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昔日不值钱的“烂树叶”如今成了“黄金叶”,为村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帮助村民 真心不错 道路交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