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利川市沙溪乡群力村:悬崖上养蜂养出好“蜂”景

恩施晚报 | 2022-04-19 16:53:32

蜂农生产的罐装蜂蜜。

通讯员杨竣婷

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利川市沙溪乡群力村党支部书记何成自进入村委会以来,创新推出岩蜜蜂养殖,在悬崖峭壁上引群“蜂”飞舞,带领当地百姓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奏响了一曲甜蜜动人的田园牧歌。

蜂蜜产业具雏形

从2014年开始,群力村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姚光金就“试水”过养蜂业,虽那次尝试因技术不成熟失败,但积累了丰富的蜂蜜产业发展经验。

2015年,为掌握养蜂技术,村党支部出资派贫困户李先东到团堡,跟班学习1个月,等他学成归来,将养蜂技术免费传授村民。

2016年,村党支部邀请养蜂大户毛万树现场传授养蜂技术,为村民答疑解惑。

截至2017年底,群力村共25户村民养殖蜜蜂,年产蜂蜜600公斤,实现产值2万元。

大家共同的努力为群力村蜂蜜产业奠定了深厚基础。

悬崖峭壁创“蜜”诀

2018年,何成响应利川市“能人志士,引凤归巢”政策的号召,进入村党支部工作。刚到村里不久,他发现虽然群力村利用养蜂这一拳头产业创造了不少的收益,但是大部分农户都是养在房前屋后,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并且也不利于拓宽养蜂人群。

何成遍访养殖大户,尝试探寻新的养殖地点和方式。蜂农张会安提供了一个思路:可以将蜂桶放置在峡谷悬崖上,这不仅能解决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还可以保护蜂桶少受风雨侵袭,就近采蜜也很方便。何成一听马上就来劲了,随即一同上峡谷查看了放置位置。

通过调查,何成进一步发现,群力村多峡谷地形,便于储存蜂桶的位置非常多,蜂桶容积量很大,岩蜂养殖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立即回村与支部成员商量,大家一拍即合,随即宣传动员养蜂户将蜂房搬到悬崖峭壁处。至2019年底,群力村全部养蜂户完成了蜂房迁移。

过硬品质销路宽

用“大户带小户”形式确保品质优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何成看来,提升销量的第一步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在2020年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群力村成立了养蜂技术研究团队,在技术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提升蜂蜜品质。同时,村党支部鼓励贫困户去外地学习、积累先进经验,以此途径培养养蜂大户,再通过大户从技术入手带领小户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村三分之二农户都积极参与养蜂产业中,共带动贫困户36户,实现了百余人脱贫。

以“农户+合作社”模式杜绝恶性竞争。何成发现当村里蜂蜜产业技术提升、户数增加后,价格却在走下坡路。因为很多村民销售仅限于沙溪乡内,连隔壁邻居都成为了市场上的竞争关系。

针对这种情况,他积极联系村里养殖大户李显东、杨祥、张会安,牵头成立了利川市群峰臻蜜农业专业合作社,让小、散户将收获的蜂蜜罐数报到合作社,合作社只统计数量,在销售时再以售价到农户提取产品。合作社不收取蜂农中间费用,零成本帮助解决销售问题。

用“线上+线下”方式打开市场销路。2021年,群力村党支部开展“开门第一件实事”活动,内容就是帮助蜂农销售蜂蜜。一方面,活用多种线上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加盟农村电商平台——淘实惠电子商务,在各大销售平台如豆萁公社平台上放置蜂蜜进行售卖;另一方面,在线下主要依靠帮扶单位消费帮扶和线下推介进行销售。2021年蜂蜜丰收后,群力村“尖刀班”成员的后备箱装满蜂蜜,逢人便介绍。

现在,何成将蜂蜜产业擘画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用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蜂”情小镇,延长产业链。何成认为,只要打好蜂蜜特色牌,群力村民就能“蜂”收在望。

关键词: 悬崖峭壁 养殖大户 村党支部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