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来凤漫水乡:“风情小镇”怎解风情?

恩施日报 | 2022-04-12 10:43:41

全媒体记者 牟 凡 通讯员 向秋予 曾 毅

四月芳菲,春光似锦,正是一年好时节。来凤县漫水乡以农旅融合示范乡镇为目标,着力谱写“风情小镇、浪漫水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业联培,推动乡村振兴

清明节刚过,恰逢菌类生长采摘季。漫水乡桶子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大部分羊肚菌进入采收高峰时节。大棚内,工人手拿小刀,小心翼翼将菌朵割下来放到筐中,待订单收购商来装箱。

“就近打工好,不用远处跑,照顾老和小。”漫水乡桶子村村民曾水香一边采菌,一边开心地念起打油诗。

2021年11月,漫水乡引进种植大户曾庆如,在桶子村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

“羊肚菌种植基地务工人员170余人,解决村民就业难题。”桶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英表示。

由于羊肚菌不易储存,鲜菌烘干成为当务之急。曾庆如介绍:“现在一天要烤1吨多鲜菌,烤干后可以卖到1300元/公斤。在漫水发展的150亩鲜菌可烤5吨干菌,产值650万元。”

与此同时,漫水乡党委整合各乡村资源,将苏家坪村、桶子村、新拱桥村、油房坳村4个相隔较近、产业特色鲜明的村连成一个片区,联建成立“苏油”片区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效能,搭建推进乡村振兴的联动平台。

“我们整合苏家坪村、桶子村、新拱桥村、油房坳村的区域资源,弥补单个村产业发展资源少、块头小的不足,破解产业发展成规模难、深加工难、竞争力弱的问题,为当地藤茶、油茶、鲜花、雪茄烟、水产养殖五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漫水乡党委副书记何青介绍。

春有蔬果、夏有荷花、秋有雪茄、冬有油茶,漫水乡做到宜果则果、宜茶则茶,蔬菜、鲜花、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实现了多村一品集群发展。全乡累计建成油茶10000亩、藤茶2000亩、蔬菜鲜花基地700亩、雪茄烟450亩,累计发展樱桃、柚子等小水果共计3500多亩。

农旅融合,做足融合文章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漫水乡油坊坳村的默乡农场,让村民们切身感受到农旅融合带来的变化。

油坊坳这个村子因油而生。当年,酉水码头上,万担桐油源源不断运向洞庭湖时,这里有一座热闹的油坊。走进默乡农场才发现,这不是一座简单“庄院”。

农场内,配合村里的产业发展建了榨油坊、制茶厂、藤茶研究院,默乡农场自产自销的茶油和茶,如今已成为市场新宠。

游泳池、星空房、七彩滑道、烧烤园、柚子林……这座农场给油坊坳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每逢节假日,到默乡农场戏水、住星空房、吃农家饭、体验土家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

默乡农场将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紧密融合起来,自建上千亩的果园、菜园和花园,一年四季百花争艳、瓜果飘香。

此外,默乡农场有农产品加工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田园游览区和田园休闲度假区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长期提供就业岗位数十个。

农场的8000多棵柚子部分已经被辽宁、广东、湖南、重庆、天津等地游客认养。果实成熟后,游客可亲自来采摘,也可由农场采摘后快递给游客。

“3月8日,很多单位来搞团建活动,游客量大大超出预想,那几天忙得很。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们提前准备五一小长假需要的东西,把桌子、椅子、菜品都足足备齐。”默乡农场总经理向梓瑜表示。

扮靓底色,改善人居环境

建美“里子”、做靓“面子”。漫水蝶变,也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改善上。

今年初,漫水乡举行“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全乡5000户家庭积极参加,打造出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庭院。

桶子村村民国振华的庭院在评选中获得表扬,他说:“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看起舒服,住起舒心。这几天还把房屋周边撒了许多花种,等花开了,我家就更好看了。”

来凤县漫水乡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促进农村居住环境改善,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外向引力”和“内生动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升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民心工程,必须做好。我们的‘最美庭院’评选只是开端,这项工作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特别是要与基层党建、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培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何青表示。

春光正好,山花正美,足音正忙,“水乡姑娘”漫水正向阳生长。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新拱桥村 美丽乡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