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综合 >

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

恩施日报 | 2022-03-24 10:17:36

全媒体记者 杨亚玲 通讯员 徐兰珍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卫生乡镇、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这是宣恩县李家河镇不断获得的新名片。

今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基层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李家河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持产业强镇、工业兴镇、文旅活镇,搭平台、强机制,多点发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农旅融合擦亮“画里柚乡”名片

3月13日,天气晴好。宣恩县李家河镇二虎寨村白柚基地里,500亩柚林展示出勃勃生机。柚林里游人如织,尽情享受着大好春光,基地主人谭绍荣带领着10多个工人在林下除草。

谁能想到,20年前,这个小地名叫落地沙的地方,却是一块“偏僻得很,只有一坡无人管的柑橘林”呢?

本世纪初,宣恩县按照“南果北茶”产业发展布局,将白柚基地建设与相关项目资金整合起来,在沙道沟、高罗、李家河等镇规模造园。2002年,二虎寨人谭绍荣承包了500亩园艺场,全部改种白柚。

20年过去,如今,落地沙发展成为优质高产白柚示范基地,收益年年攀升。“去年纯利润12万元,给工人发工资40多万元。”谭绍荣说。

从寻常百姓房前屋后自产自销的一棵普通柚树,到被全县作为经济作物进行推广,再到连续举办节会推进农旅深度融合,贡水白柚已成为当地富民兴县的“致富果”。2021年底,李家河镇白柚栽种面积达4万亩,产值上亿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谭绍荣却有了一丝担忧:白柚种植始终是“靠天吃饭”,要是遇到价钱不好、销路不畅、收成不好,一年可能亏损严重。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白柚种植必须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2017年,谭绍荣决定依托柚子种植基地开办农家乐,走农旅融合之路。而今,基地已然成为一处集餐饮观光、采摘体验、特色民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以来,该镇又抢抓板栗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全面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持续丰富“绿色+红色”旅游业态,深度融合红色景点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板栗园“追寻历史足迹、感悟长征精神”红色教育打卡地。

目前,板栗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板栗园大捷陈列馆建设、红军桥修缮、纪念碑描红等,收集板栗园大捷相关红色文物50件。

“返租倒包”拓宽产业致富路

“上洞坪的蔬菜就是好!”3月12日,李家河镇上洞坪村蔬菜大棚里,20余名工人抢抓时节,采收莴苣,村支部书记郭伟拍下繁忙景象,在微信朋友圈配图发文。在他身前,捆扎好的莴苣茎干粗壮,码成一座座整齐的小山。

去年以来,李家河镇围绕上片烟、中片茶、下片果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采取“返租倒包”模式,通过财政扶持、经营主体自筹等方式,完善人行便道、灌溉水池、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产业基地分块返租给农业经营公司或种植大户,由农业经营公司组织群众务工和参与项目管理,农户在基地务工、学习种植技术并参与利益联结分红。

“‘返租倒包’模式,经营主体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服务,统一提供农资、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分级销售,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风险,确保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技术、组织和销售均有充分保障。”郭伟说。

截至目前,上洞坪村争取资金3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大棚蔬菜基地,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并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菜大师农业控股集团,带动周边100余名农户就业,其中长期就业20人,季节性就业80人。每年发放劳务报酬4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李家河镇金陵寨村蔬菜大棚施工现场,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大棚外结构已搭建好,工人忙着施用有机肥进行土地改良。

“这个蔬菜大棚的面积为150亩,建成后,将以‘返租倒包’的形式承包给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该镇采取“返租倒包”模式的土地共300余亩,其中金陵寨村200余亩、上洞坪村100余亩。项目全部建成后,产值较上年可提升50余万元。

“筑巢引凤”托起强镇龙头

3月13日,李家河镇柚乡苑社区鼎诚家具厂二楼编织车间里,随着工人手指上下翻飞,细长的藤条在大红的地毯上不停跳跃,不一会儿功夫,一件件精致的藤艺家具便已编就。

“从有投资意向到正式开工生产,只用了3个多月。”家具厂负责人陈全军说。

2020年9月,为助力疫后经济重振,李家河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来到广东省佛山市,邀请在当地创业的柏子坳村能人陈全军回乡创业。

“返乡办厂助力家乡脱贫致富是好事。但是我在佛山的厂本来就忙,哪有时间去协调开新厂的一堆杂事?”陈全军顾虑重重。

了解陈全军的想法后,李家河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向陈全军作出承诺:“建厂的事我们来安排”。

签订合同、项目报批、规划选址、厂房施工……3个月时间,一期建筑面积共4000平方米的3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2021年1月,工厂正式开工。

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该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各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协调,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招工公告,招纳员工。

“我们夫妻俩每个月两人工资都在1.2万元以上,收入不比其他地方差,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凤山村村民张明亮夫妻二人都在鼎诚家具厂工作,对这份既能挣钱还能兼顾家庭的工作,两人十分满意。

与鼎诚家具厂相邻的佰优食品厂落地当地的速度也十分快。头天签合同,第二天相关厂房建设工作便启动了。

为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该镇举办“政银企大对接”活动,邀请农商行李家河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李家河分行与企业面对面进行交流。一笔笔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全部用于生产和技术改造。

“在项目立项、证照办理、规划设计等阶段,李家河镇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全程服务。”李家河镇沈氏面业公司负责人沈媛英说,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党委、政府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服务,坚定了企业落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今,李家河镇共有企业27个,其中规上企业3个。

关键词: 李家河镇 蔬菜大棚 万元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