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5月18日电 (记者董志雯 葛俊俊)为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联动合作,5月17日,人民网和杨浦区委宣传部携手走进“人民城市·杨浦实践”,展开“人民网区域联动——长三角调研”,走访园区和社区,深入挖掘杨浦人民城市建设与创新发展实践的好故事、好经验。
人民网移动中心、品牌部、江苏分公司、浙江分公司、江西分公司、山东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杨浦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科委、杨浦滨江集团、杨浦科创集团等参与调研座谈。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在上海浦西中心城区中,杨浦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滨江岸线最长。而杨浦滨江也见证了众多风云变幻,从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调研上海技术交易所。钱尤祎摄
调研组一行冒雨实地考察了湾谷科技园、大创智创新示范园区、长白228街坊,在杨浦滨江参观了初心始发地浮雕、杨树浦驿站、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杨浦区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快推动建设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四高城区”,全力打造人民城市理念的最佳实践地,构建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的城市风景线。
湾谷科技园位于杨浦区新江湾城,是继张江、紫竹之后,上海又一国际化、高起点、高品质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紧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所在的新江湾城5公里辐射半径内还聚集了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等高校,是杨浦区“三区联动”区域创新协同网络体系创新示范园区。
依托大学校区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城市里独一无二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湾谷科技园已成为新一代生态商务总部型办公+国际科技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园区,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宜创、宜业、宜居的环境,吸引着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在此。
调研组一行来到湾谷科技园,走访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了解企业产品研发、应用前景和运营发展等情况,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助力城市治理的想法建议。该公司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建成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为行业发展、大众市场等提供精准服务。
如何让科技园区突破物理极限,成为具有巨大辐射效应的科技创新集聚区?湾谷瞄准了技术转移服务,扶持相关业态,打造技术转移功能集聚区。当前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都在湾谷落地,为园区内的创新创业打开了高速通道。2020年10月开市的上海技术交易所,是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国内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专注技术交易,汇聚政府、金融、成果、机构等要素,形成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并为产业转化及发展赋能。
调研大创智创新示范园区。钱尤祎摄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大创智创新示范园区,2020年12月,杨浦大创智创新示范园区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2023年3月28日,大创智正式获评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通过创建验收的全国15家之一,也是上海唯一获此殊荣的文化产业园区。
截至目前,大创智汇聚了超过4500家企业,总营收已超过3000亿,形成了“泛娱乐”“大设计”“新消费”三大文化科技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B站、叠纸游戏、IBM、AECOM等知名企业,又孵化培育出优刻得、声网、商米、Memverge等行业翘楚。调研组一行来到商米科技,听取了公司运营发展情况和推动商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案例。
调研长白228街坊。杨浦区供图
作为上海现存唯一的成套“二万户”历史风貌住宅,长白228街坊不仅是杨浦“百年工业”历史的见证,也承载着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实践。如今的长白228街坊,老故事与新奋斗相融合,烟火气与时尚潮相交织,文化性与科技感相辉映。焕然一新的228街坊承载好“延续历史文脉、讲好杨浦故事、打造宜居社区、点亮生活秀带”的光荣使命,成为城市更新叠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样板街坊。
调研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钱尤祎摄
近年来,杨浦区持续推进滨江岸线贯通开放,规划建设集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研发转化、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复合滨水区。当天,调研组还参观考察了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走进杨浦滨江,见证了工业遗存不断变身,“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发展历程,实地感受杨浦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重大变化,亲身体验杨浦创新发展的活力。
研讨会上,杨浦区相关部门介绍了杨浦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创新发展的情况;杨浦滨江集团介绍了杨浦滨江的基本情况;杨浦科创集团介绍了杨浦创新转型情况;人民网和杨浦区委宣传部围绕如何打造“人民城市·杨浦实践”IP,营造充满活力的科创氛围等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