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要闻 >

DNA双螺旋结构及其美感享受

中国科技新闻网 | 2023-01-12 12:04:32


(资料图片)

今天《人民日报》第8版介绍:曾溢滔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一整套基因诊断技术率先在国内完成多种常见遗传病产前诊断;妻子黄淑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终身教授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和胚胎工程学研究工作。接力棒交到女儿曾凡一上海交大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带领团队建立从牛乳中分离纯化人凝血因子九药物蛋白的技术体系。一家人兴趣广泛,尤其喜欢音乐和美术。“DNA的碱基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通过排列组合,成就一个个美丽的生命乐章”。黄淑帧说(本报记者黄晓慧:“曾溢滔、黄淑帧、曾凡一家庭——‘传承的不只是知识’”)。

2003年王选访谈,王选将自己的努力归结为一种美的追求,目标是致力于一种灵巧和简捷,每当自己得到一种灵巧和简捷的设计时,就是一种幸福。联系到当年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王选说,可以体会到DNA的发现者华生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时是获得了一种美,自己也有这种美的感受。

谈到他们的成功,王选介绍说,克里克写的传记将自己称作是狂热的追求(What mad pursuit crick)。王选断言,有成就的人就一定有种狂热,或者说是种痴迷。而华生总结DNA成功的四大要素:一是向胜利者学习,向失败者学习是越学越笨。但王选对此并不完全赞同,认为也应该向失败者学习,因为失败者提供了教训。二是强大的后勤支持;三是冒险精神。第四点最重要,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什么喜欢呢?王选解释有几个原因,一是有重大价值,华生喜欢也是看到DNA在科学上的重大价值;二是有难度,富有挑战性;三是可以得到漂亮的结局,那就是一种美,美的感受。

(马秀山2023年1月9日)

相关链接“生物工程:它是如何产生的”(《美国新闻署文章》《参考消息》1985年8月25日第3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1953年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结构。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理论20年后,美国科学家斯坦利·科恩和赫伯特·博耶发明了改变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的技术,也就是改变遗传密码的“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的出现才使得今天的生物工程大部分技术成为可能。

目前正对通过基因工程产生的蛋白质进行试验,其中包括人生长激素和“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人生长激素也许有朝一日能用来治疗侏儒症;而那种激活因子是一种血蛋白,能分解可引起心脏病发作的血凝块。由于这种“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在减轻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损伤方面疗效显著,因此在科学家继续试验的同时已在大量生产。

美国的一些基因工程公司目前正在试验一种“牛生长激素”。这种激素可使奶牛提高产奶量。将来,生长激素可能增加肉类产量。

更换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基因比更换细菌的基因困难,但这是能够做到的。可以使新的基因进入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物体,即用细菌或病毒把遗传物质带进去。科学家们盼望能够治疗严重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双螺旋结构 激活因子 生长激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