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要闻 >

返乡潮即将到来,未雨绸缪应对农村疫情冲击

新京报 | 2022-12-26 09:46:25

接下来的一个月,很可能迎来防疫三年规模最大的一波返乡潮,农村医疗系统所面临的医疗保障压力不容忽视。


【资料图】

全文1685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 / 羽木(媒体人) 编辑 刘昀昀 校对 赵琳

▲此前,石家庄市使庄村,医务人员入户为行动不便村民核酸采样。图/新华社

日 前,国家卫健委官网刊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为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工作, 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在农村地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 用,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突出强调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 保障能力,在当前主要是基于两个现实背景。首先,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能力,一直以来就属于薄弱环节。其次,随着防疫措施的调整优化,包括最新取消了行程卡 等,社会人口流动将逐步正常化,接下来的一个月很可能迎来防疫三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波返乡潮,农村医疗系统所面临的医疗保障压力的确不容忽视。

从 《方案》来看,这方面的工作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其中,硬件方面主要是做好重症医疗资源准备。像县级医院是三级医院的,应当加快完成综合ICU监护 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确保用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各类重症患者治疗的综合ICU床位数量不少于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4%。同时,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设发热 诊室(门诊),并具备24小时内启用、正常运行的能力。

此前,国家卫健委已明确要求全国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的4%。对于县级三级医院ICU床位数量的要求,其实是与统一要求看齐。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更高,再加上体检普及率严重不足,患有基础病的老人数量可能更多,这对重症治疗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软件方面,《方案》要求,对专科ICU、内科、儿科、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综合ICU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远程医疗等方式提高基层医师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及时充实县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力量。

▲此前,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团结村,一名社区志愿者在对村道进行消杀。图/新华社

要注意的是,软件方面的补短板可能是比硬件强化更为复杂的问题。毕竟,当前整个医疗系统都在承压,医护人员可能是最为紧张的。

一方面要做好人员培训,一方面还要应对日常的医疗压力,这对各方协调组织能力,以及相关培训效率是很大的考验。多渠道扩充乡镇卫生院人员队伍,吸引已退休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执业,当是比较务实的应对举措之一。

要在短期内提升农村地区医疗保障能力,仅靠县域医共体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以省内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基础,遴选省内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原则上为三级综合性医院),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与各县(市)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防疫三年来,之前也有过医疗机构跨区域紧急支援的行动,这方面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不过,这一次被帮扶的对象侧重于基层医疗机构,并且这种帮助是趋于常态化的,且又是在医疗系统整体承压的情况下进行,如何将对口帮扶机制运用好,更考验各方协调能力和投入力度。

做好未来农村防疫工作,除了层层做好衔接,消除堵点,还需要重视就医观念的普及。各地需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分级诊疗工作,树立科学就医理念。这方面的工作可谓同等重要。

无 论是从医疗保障能力、人口结构,还是从对防疫的科学认知水平,以及过去几年所积累的防疫经验来看,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农村地区所面临的考验都不容掉以轻 心。不过,从人口流动规律看,眼下农村地区的冲击尚未到来,这给医疗保障能力的补短板、科学常识的普及,留下了一定的缓冲空间。

当此之时,必须要未雨绸缪,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尽力把软硬件资源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方案》中明确的一些措施,都是要在12月底前完成,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但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生命的威胁,一切努力都值得。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古丽

关键词: 农村地区 三级医院 医务人员 未雨绸缪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