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要闻 >

焦点日报:高卧隆中——谈专利产品开发的细节

中国科技新闻网 | 2022-10-24 15:49:49


【资料图】

刘备率军驻屯于新野之际,经徐庶和司马徽介绍,知道附近的隆中住着大贤人诸葛亮。苦于无人辅佐的刘备立三赴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匡扶汉室。这就是“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听孔明分析当时形势。从董卓篡权谈起,直至谈到刘备所面临的选择,头头是道,使刘备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孔明的这番话语就是三国中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谦称自己不过一耕夫而已,他又怎么把国家大事分析得如此透彻,未出茅庐,却已知天下三分呢?

细细分析是有其原因的。首先,当时隐居的诸葛亮,不同于身居世外桃源的陶渊明等隐士,他在当时通信、交通并不发达的条件下,仍能刻苦攻读兵书、历史;观察世上风云变化,积累经验,丰富自己;“以待天时”,是一个有心人。

其次,诸葛亮当时所居的隆中,正是后来魏蜀吴三国相交之地,隆中不远的荆襄之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处,长江和汉水也离此不远,客观上为诸葛亮日后的军事谋略、战略战术打下了基础。如他出山后的“草船借箭”、“巧借东风”,这些智慧的运用都与他平时密切观察天文地理不无关系,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做好了铺垫。

其三,诸葛亮的隐居之地位于三国接壤之处,除是政治、经济、军事的交合点外,也是文化、思想交流之地,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皆集于此。如孔明所结交的好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和徐元直。他们都是很有思想和见地的人才,这些人经常在一起议论天下大事,相互交流思想。“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诸葛亮和这些好友击桌而歌,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可见,诸葛亮在隆中躬耕十年,秣马厉兵,等待机会,密切观察形势的变化,真可谓“面壁十年图破壁”。

那么,我们今天的专利经营能从古贤人诸葛亮高卧隆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关键是在开发专利新产品时,要从微小的细节开始,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和启迪,注意微小琐碎的变化,现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其一,我们日常所用的自行车打气筒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它也是逐步完善的。最初的自行车打气筒接自行车风口的接头是螺旋式的,每次使用时须将它拧在车胎风口上,打气相当麻烦。日本有个叫宫崎的职员,有一天他在给自行车打气时,偶然看见旁边的妻子正用夹子夹晒衣服,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给了他意外的启迪:如果把自行车打气筒胶皮管一端的螺旋式接头换成一个夹子,打气时用夹子夹住风口不就解决问题了?现在通用的自行车打气筒就是这样改进完善出来的。他将这项小发明申请并获得了专利后,获得了10万日元的专利使用费。

其二,铁刺网是怎样发明的?这也有故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牧场,为了防止牧场里的羊跑到牧场外边,人们只好采用6根横铁丝做成栅栏,还雇了不少牧童来监视羊群,但羊还是经常越过栅栏。名叫约瑟夫的青年忽然注意到,羊从来不敢越过玫瑰花丛地段,他想,这很可能是因为玫瑰花有刺的缘故。于是,他就将铁丝用老虎钳剪成5厘米长的一段段,并把它们结在铁丝上做成玫瑰花似的刺,然后用这种铁刺网做栅栏,果然见效,羊被带刺的铁栅栏有效地挡住了。

不久,约瑟夫所在牧场的周围都用铁刺网围了起来。附近的牧场也都跟着这样做了。半年后,约瑟夫就此申请的专利被批准了。约瑟夫便与他人合伙制造这种铁刺网,由于这种铁刺网的确有效,而且他又懂得如何推销,生意十分兴隆。接着他又请技术人员进行开发,将手工操作改为机器生产。这项发明深受社会的欢迎。不久,家庭、工厂、学校等也都相继使用铁刺网做栅栏。这项发明传遍了世界各国,约瑟夫因而也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实践证明,注意抓小事,足可以带来大效益。诸葛亮日积月累地观察天下大势,才有一出山而功名天下之举,宫崎和约瑟夫细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变化,才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势。(马秀山)

关键词: 专利产品 天下大事 草船借箭 巧借东风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