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健康 >

桃李面包股价创新低,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三成

中国网 | 2022-10-27 16:01:13

10月25日,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桃李面包”)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桃李面包仍未扭转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且归属净利润下滑加剧,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3.88%。


(资料图)

或受业绩影响,10月26日桃李面包股价报收11.95元/股,下跌2.69%;10月27日开盘后不久,桃李面包创下11.79元/股的历史新低。

连续七个季度增收不增利

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年初至报告期内,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50.28亿元,同比增长7.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亿元,同比下滑1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7亿元,同比下滑7.29%。

其中第三季度,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3.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下滑22.77%。

桃李面包分析称,多重因素对业绩造成了影响,包括受疫情、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限电影响,报告期返货率、折让率和终端配送服务费用均有所增长;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本期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本期取得的政府补贴减少及本期购买商品期货合约产生投资损失等。

经梳理发现,桃李面包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已经连续7个季度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横向对比来看,今年以来桃李面包净利润下滑速度持续加快,今年第三季度桃李面包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则是创下新高。

全国化战略推进艰难

分析来看,除去桃李面包提到的疫情、限电、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外,导致桃李面包接连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因素之一或许是迟迟未能实现的全国化战略。

桃李面包前身为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进行生产和销售,逐渐获得市场认可。然而桃李面包始终盘踞于东北大本营为主的北方市场,2018年开始,由于业绩增长出现放缓势头,桃李面包选择开拓华东、华南、西北等新市场,企图推进全国化战略。

然而,从数据来看,桃李面包拓展市场的进程并不顺利。

以此前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数据来看,报告期内桃李面包37家子公司中出现亏损的多达11家,其中,合肥桃李、浙江桃李、海南桃李亏损额度最大,分别亏损824.77万元、742.64万元、710.60万元,而此外多家子公司也仅仅是勉强没有出现亏损,例如深圳桃李报告期内仅实现净利润0.49万元;福州桃李实现净利润1.32万元。

不难发现,其中出现亏损的子公司主要集中于桃李面包努力开拓的南方市场。

在2022年半年报中,桃李面包曾表示,公司加大力度拓展华东、华南等新市场,下半年还将积极拓展西南、新疆市场,完善全国化布局。

然而从桃李面包发布的《关于2022 年第三季度经营数据的公告》来看,其中,除华北、东北地区外,仅有华东地区营收占比较高,其余地区营收规模仍然难以对桃李面包业绩状况形成有力支撑,显然,截至目前,桃李面包的全国化战略仍推进艰难。

实控人家族忙套现

尽管自2021年以来桃李面包已然连续7个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然而对于桃李面包的实控人吴志刚家族来讲,却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减持套现。

2015年12月22日,桃李面包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之初,吴志刚家族合计持有公司82.80%股权。

2018年12月,限售解除,吴志刚等股东迫不及待地披露了减持计划,吴志刚及其一致行动人盛利、盛雅萍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941.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而该减持计划最终使三人套现约4.17亿元。

2019年4月,吴志刚家族第二次公布减持计划,盛雅莉、吴学东等四人拟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10%股权,减持计划结束时,共套现约4.97亿元。

2019年9月20日,桃李面包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吴志刚家族中4位股东共计出资5.52亿元参与配售认购,占10亿元可转债的55.27%,截至2020年2月,通过减持债券,吴志刚家族再次套现约5亿元。

2019年11月,吴志刚第三次公布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2%股权,最终套现5.29亿元。

截至今年七月,吴志刚家族已然先后抛出并完成了九轮减持计划。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