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国内 >

让有需要的人拿到食物 上海食物银行至今“拯救”食物966余吨

新闻晨报 | 2021-05-25 16:37:40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说国民传诵度最高的一首诗,这首《悯农》怕是位列三甲。而伴随着《反食品浪费法》的施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再仅仅是倡导和号召,而已经成为生效的法律条文。

此前某地一家面包店的厨余垃圾桶内,大量新鲜出炉的面包,因为做得不够好看、当天卖不掉,惨遭丢弃,也因此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

在上海,由于探索起步早,面包得以拥有了另一种命运。

衡山路上一家面包店,将当天新鲜烤制但没有卖出的面包捐赠给食物银行,食物银行联系分发给一家有需要的公益组织。这家食物银行全部员工不到10位,六年来完成了50台食物分享柜的安设,至今“拯救”食物966余吨。

让有需要的人拿到食物

什么是食物银行?

2020年毕业季,大学攻读社工专业的申屠雯,正面临着就业迷茫。如果找一份对口的工作,投身于公益慈善类事业,意味着薪资低,没什么发展前途。

她说:“思虑再三,还是想找一份学有所用的工作。”在食物银行三个月的实经历让她更确信,用食物帮助有需要人群的意义。她决定留守。

绿洲食物银行在浦东塘桥,峨山路633号。进门后视线可及之处,皆是一箱箱物资,拐角处藏着安静的办公室。早上9点,申屠雯已开始忙碌,她划开当日份的物资纸箱,将独立装的小蛋糕分别摆放在分享柜的空格子里,“今天分发的食物很适合垫饥”。申屠雯动作利落,不一会儿就填满了分享柜的空格子。

像这样的食物银行,最早起源于1965年美国,将多余食物、临期食物集中分享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眼前,上海绿洲食物银行投入了50台智能化储物柜,分布在快递驿站、慈善机构等等地方。领取食物的人只需用手机扫码,便可打开柜门领取一份食物。

记者采访期间,80岁的赵爷爷没有手机,申屠雯便拿出了登录册。“很多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我们也准备了登录册,方便这些人群签字。”申屠雯耐心接待赵爷爷时解释。

申屠雯所工作的这家食物银行,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食物银行。

负责人李冰从2014年开启食物银行项目,想通过社区以及各类慈善组织,将超市里还在保质期内的下架食物,可靠安全地发放给有需求的群体。

项目在最初五年内遇冷。虽是爱心善举,但大部分企业保护品牌形象的意识极强,同时迫于食品安全的风险和压力,每日下架后的新鲜蔬果基本都选择“销毁”这一条路。

蔬菜成了食物银行的第一个大突破口。2019年8月,德国奥乐齐超市下定决心与食物银行达成长期合作,食物银行由此扩展了蔬菜分发。“很多人都不知道,蔬菜其实并没有严格的保质期。有人需要比较漂亮的蔬菜,但有人需要的只是食物而已。”申屠雯这样告诉记者。

随着奥乐齐在上海开设更多门店,与食物银行的合作如同星星之火般展开。

每天,奥乐齐超市晚上10点后将下架的蔬菜放进冷藏库,到了早上6点,志愿者或者分发点专人开车将蔬菜从超市带到就的分发点。

在塘桥,第一批蔬菜早上7点前发放给街道范围内有需要的居民。然而奥乐齐给的蔬菜太多,即便一人两份都领不完。于是,食物银行立马联系附其他街道有需要的市民,开始了每天10点第二批蔬菜领取。

这天,大家和往常一样排起长队,有序地签下字,挑选自己想要的蔬菜。黄芽菜、空心菜、冬瓜、地瓜叶、土豆、小青菜、南瓜等多种蔬菜应有尽有。

让多余食物流动起来

老员工王鸣捷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接收下物资,再分配食物到最合适的渠道。

,某综艺节目中粉丝为爱豆打投,买了大量牛奶,只为扫纸箱上的二维码给自家偶像投票。牛奶喝不完,遭到倾倒。

在食物银行的办公室,王鸣捷发出感慨,“这些牛奶给我们多好”。

一个多月前,食物银行收到540箱酸奶,来自另一个选秀节目的粉丝团。粉丝进行打投后,将牛奶捐赠给食物银行,而这些牛奶最终分发给了真正有需要的人,完成了食物的使命。

越来越多市民发现这间食物银行的存在,过年时家里囤的年货无法消化,便整理好交到食物银行。

有一位从浦西来的阿姨,冒雨拎着一个袋子冲进来,一箱还有半年到期的牛奶和一袋白木耳。“我还是去年坐车经过,隔着窗户看到的。这种形式真的很好,以后家里有吃不掉的东西也可以不浪费了。”

王鸣捷表示,食物银行接收食物对临保期限有要求,“起码还要有15天,以保证我们能有解决分发的时间”。

如今这些食物资源有了更稳定靠谱的分发点,食物银行与各区街道、慈善机构合作,“他们负责核实帮扶对象的名单,我们提供物资”。一旦双方达成合作,食物银行得到物资后会根据街道、机构提供的名单,进行分配物资。

截至2021年5月12日,食物银行总共节约食物966.35吨,分发餐食276万份,帮助了100多万人,定点定期帮助的收益人有2644人。

仍有食物亟需“拯救”

王鸣捷说,虽然食物银行每天接收奥乐齐超市当晚下架的蔬菜,但受制于食品安全、配送成本等问题,仍有面包、肉类、鲜乳制品等对保质期要求较高的食品无法在供需双方间完成对接。

拿肉蛋奶来说,如果没有冷链运输极有可能会变质,而且“肉变质很难分辨出来”。王鸣捷透露,受限于目前的人力与财力,也不足以启用更专业的物流方式。

食物银行作为一个非商业盈利的台,物流运输大多靠街道工作人员与志愿者消化解决。以物资整理为例,基本依靠来自志愿者的力量——2020年总共协调组织了2万人次的志愿者活动,5000多位志愿者走到食物银行的授权分发点,来帮助解决分发人手不足的难题。

如今,食物银行在上海共有150多个分发点,包括社区居委、公益组织、慈善超市等等。从这里分发出去的食物,每一份都能从电脑后台看到它最终分发到何方。

这张食物银行编制的网,仍在努力延伸,去帮助更多人获得食物,也避免食物浪费造成的环境危害。

关键词: 上海 食物银行 拯救 需要

媒体焦点